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科普、科普+思政:“双带”先锋在行动 川滇携手育新人 强国路上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23 22:18:52

7 月 16 日 下午,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全国气象科技(普)文化园区(大气探测博物馆)、昆明太华山气象站(云南气象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气象万千科普路,百年征程赤子心”主题气象科普活动在云南气象博物馆正式启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团队成员、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骨干成员、暑期“三下乡”“风云行者”气象科普实践队伍师生、云南气象博物馆站长及讲解团队,昆明市润城学校40名学生代表及部分民众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IMG_20250716_201701

党建+科普:“双带”先锋在行动 强国路上共成长

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团队负责人王海江教授带领“风云行者”气象科普实践队成员为云南省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气象科普知识宣讲。详细介绍了三杯风速传感器、无线电探空仪、空盒气压表、大风报警器等气象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气象科学家竺可桢的动人故事。现场还设置了泥石流、暴雨、台风、沙尘暴等常见气象灾害 VR 模拟体验区,这种沉浸式体验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对气象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活动设置的“科普讲堂—气象灾害VR体验—博物馆探秘”三大板块,旨在引导青少年在“看、听、触、想”中感受中国气象事业从筚路蓝缕到腾跃百年的奋斗历程,树立科学防灾减灾意识。

IMG_6089

C5EEC82A75486D9BB744F269042CCE5D

“强国行”团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以“党建+科普”的创新模式,通过生动讲解气象知识、防灾减灾技能引导青少年感受科学魅力,厚植家国情怀。活动不仅展现了基层党组织在科学普及中的先锋作用,更以红色引擎激发青少年科技报国志向,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注入“红色动力”。

科普+思政:川滇携手育新人 共筑“大思政”气象科普新路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全国气象科技(普)文化园区作为四川省首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在“气象科普+思政”领域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活动中,在云南气象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大中小学生们有序参观了云南气象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看到了历史悠久的气象仪器,如有着200多年“工龄” 的虹吸雨量计,也聆听了陈一得先生“三拒洋人”爱国壮举。这些展品与故事全方位展示了云南气象发展历程,也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气象先辈们的爱国情怀与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与科学普及的协同效应,将气象科学知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大中小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IMG_6117

B00CF5FF1029B24CB6464A36D10E63C2

        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搭建了学习气象知识的平台,更通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弘扬了科学家精神,为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播撒了希望的种子。未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团队、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活动,为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阮丽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强国行”团队参加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博物馆、云南气象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气象万千科普路,百年征程赤子心”主题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