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楚雄师范学院乡村振兴定点帮扶云南省双柏县妥甸镇丫口村。丫口村位于双柏县城西南部,距县城妥甸镇政府12公里,距双新公路1.8公里,国土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2350亩,林地25273.5亩,森林覆盖率达99%,最高海拔2480米,最低海拔1640米,辖18个村民小组,34个自然村,共有农户417户1691人。脱贫户和监测户共131户513人。2023年丫口村脱贫户、监测户人均纯收入:16171.95元。
学校严格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选派驻村工作队员的有关要求,配齐配强驻村工作队员,投入工作专项资金,向双柏县妥甸镇丫口村、格邑村、罗少村和红康社区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驻村工作队员10人,其中第一书记3人(其中一名是处级干部)、工作队员 7 人。持续投入乡村振兴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足额预算驻村工作队员工作经费、生活补贴,差旅费,确保驻村工作队员正常的经费保障。
一直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和《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学校科技、文化、人才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聚焦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乡村建设和文明乡风培育”重点工作,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谋发展和抓思想共进,富口袋与富脑袋同步,协调推进乡村建设与文明乡风培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飞入寻常百姓家”,夯实丫口文明乡村创建思想基础。持续深化转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惠民利民政策宣传、落实,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充分激发了丫口文明乡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推进丫口村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培育,旗帜鲜明反对农村各种陈规陋习,营造了全村弘扬新风正气的良好氛围。持续强化村民教育,提高文明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新时代丫口村农民群众精神风貌。持续推进乡村普法,增强了丫口村农民群众学法懂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镇、县两级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强卫生环保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二、实施进展情况
2022年,学校投入12.1万元硬化了丫口豹子箐村民小组村间道路和安装30盏太阳能路灯,助力丫口豹子箐村民小组成为第一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县级示范村。2023年,在巩固提升豹子箐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示范村基础上,又打造一个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县级示范村——上杨家村民小组,打造3个人居环境整治镇级示范村——二角地村民小组、温家村民小组和费家村民小组。2024年,在接续巩固提升上述五个村民小组的同时,对其它13个村民小组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个全治”,即垃圾全治理、污水全治理、厕所全改造、畜禽全圈养、“五堆十乱”全治理、村荣村貌全美化。目前,学校全力支持丫口村委会该项工作,以人口最多坡度最陡的最大自然村——席草坝村民小组作为攻坚突破口正在开展工作。
三、主要做法
1、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口
(上图解:针对丫口村急需盘活“雅口飞鸡场”生态鸡养殖基地,学校支持46182 元资金帮助完成了养殖基地进场道路硬化,小资金大杠杆,激发了该项资产新活力, 为丫口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上图解:2023年10月24日,学校职能部门党委捐款9000多元,携手丫口村党总支 和楚雄师范学院精准扶贫党支部,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组织学校干部职工近 百人,对数年未保养的近8公里大水槽公路进行维修保养,用辛勤汗水、用实干实效 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直接受益群众超过2500多人)
(上图解:秉持“过紧日子”理念,学校乡村振兴驻丫口村工作队从工作经费中挤出 工作经费49846.5元,为席草坝村民小组修复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水毁路基、 改扩建进村主道。)
(上图解:学校乡村振兴驻丫口村工作队从工作经费中挤出33200万元左右,为螃蟹地 村修复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进村必经之路小新田路段水毁路基以及村民活动 室大门口塌方路面)
2、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着力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建设
(图解:驻丫口村工作队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示范村——上杨家村——“五堆十乱”、“两污”治理等工作)
(图解:驻丫口村工作队参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示范村——丫口最大坡度最陡自然村——席草坝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两污”治理)
3、推动乡村建设与文明乡风培育融合发展
在创建省级文明村的过程中,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以评选活动为主要载体,注重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将“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广大群众精神文明内核,形成以“星”为荣,争“星”进步的向上向好氛围。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出实招。2022年,丫口豹子箐村民小组成为第一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县级示范村,在示范村打造过程中,丫口村坚持发挥带头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户长会、广播等在全村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在田间地头,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难题暖民心。学校驻村工作队一次次进村入户召开户长会,宣传动员,发动村民们参与村规民约、红黑榜制度等修订完善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充分融入“十星文明户”评选标准,不断宣传推进。2022年,全村评选出镇级“十星文明户”8户,村级“十星文明户”36户,村民们参与评选的热情高涨,评选机制的正向作用发挥,让评选工作广泛地开展到各个村民小组,评选机制有效建立。
突破“难点”,凝心聚力建机制。建得起、管得住、不反弹是“十星文明户”评选机制建立的难点,丫口村坚持将“十星文明户”评选工作与全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挂钩,学校驻村工作队、志愿者、党员积极带头参与,对照“爱党爱国星、诚实守信星、遵纪守法星、兴业致富星、孝老爱亲星、助人为乐星、环保卫生星、勤俭节约星、移风易俗星、文明礼貌星”标准和程序进行评选定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符合村情民情实际。村党总支定期进行星级评选“回头看”工作,对达到标准的农户“升星”,对滑坡的农户“减星”,动态管理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相互监督、相互评比的良好风气。目前,全村18个村民小组常态化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共有镇级“十星文明户”14户,村级“十星文明户”72户。
把握“特点”,示范引领树标杆。丫口村2023年获评省级文明村,县级“乡风文明”红旗村,是全镇群众基础扎实,产业发展良好的示范村,在丫口,“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十分浓厚。村党总支按照年度计划表,围绕“十星文明户”评选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小广场、大喇叭”、文化活动室、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作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少办,“酒席不铺张、礼金不攀比、丧葬不迷信”等良好风气,向上向善、孝老友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新风尚蔚然成风。
4、让党的创新理论进村入户“飞入寻常百姓家”——凝心聚魂
(图解:楚雄师范学院驻丫口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顾拯忠在向丫口村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图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校驻丫口村第一书记和丫口村党总支书记以读书班形式领学带学党的创新理论)
5、创新升级村史馆,从村史中汲取优秀乡土特色文化,推进文明乡风培育
(图解:在学校的积极支持下,丫口村崭新村史馆于2023年11月落成——为丫口村创文工作再添新亮点)
6、积极组织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促使乡村建设和文明乡风培育充满动力活力
四、主要成效
(上图解:丫口村委会2023年被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认定为省级文明村)
(上图解:干净整洁的豹子箐村民小组)
(上图解:优美和谐的上杨家村民小组)
(上图解:幸福安康的民居)
(上图解:井然有序已经成为丫口群众的好习惯)
六、经验及下步打算
1、取得的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本遵循,关键在建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各村民小组实际,因地制宜推动工作;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主体内生动力。
2、下步打算。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支持、协助丫口村委会持续加强乡村建设和培育文明乡风,在省级文明村基础上,争创国家级文明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