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机械工程学院“护航家”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调研+访谈+讲座+音乐心理团辅+亲子沟通工作坊等活动,助力构建制造业家庭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为全民健康贡献高校力量。
【第一阶段:调研与需求分析——揭开制造业家庭的压力面纱】
6月29日至30日,机械工程学院“护航家”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海普瑞科技、天山重工,开展制造业家庭心理健康专项调研。团队通过问卷发放与深度访谈,回收有效问卷200份,记录10组典型家庭案例,揭开制造业从业者家庭鲜为人知的压力面纱——
超43%员工因倒班面临亲子陪伴缺失:“孩子睡了我才下班,周末又要加班,一个月见不到几次面。”一位机械加工工人坦言;
38%家庭因工作压力产生沟通矛盾:“加班回家后孩子做错事,一句话没说对就吵起来。”一位母亲哽咽道。
“制造业家庭的压力传导是隐形的——工作节奏绑定生活节奏,情绪像齿轮一样层层咬合。”团队指导老师、学院心理辅导员刘斌指出,“我们需要找到一把钥匙,打开家庭成员间的情感通道。”
【第二阶段:心理健康宣传与普及——从「讲座」到「团辅」,传递科学方法】
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实践团在企业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动,普及科学沟通技巧,缓解家庭压力——
心理健康讲座:构建「家庭系统压力模型」
提出“家庭系统压力模型”,解析制造业家庭压力传导机制;
教授“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感受-需求-请求),通过角色扮演演练冲突解决技巧;
设计“家庭契约”互动环节,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制定沟通目标。
音乐心理团辅:用旋律释放压力
通过身体律动、节奏模仿、旋律共创等活动,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
20余名参与员工反馈:“音乐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情绪被接纳”“身体放松后,说话语气都变温柔了”。
【第三阶段:针对性团体辅导——亲子沟通音乐心理工作坊】
7月12日,实践团走进常州市大学新村社区,开展“‘智’造幸福——常州制造业家庭心理健康护航计划”首场亲子沟通音乐心理工作坊。基于前期调研发现的痛点,团队以音乐为媒介,通过三大创新环节,助力10余组家庭解锁亲子沟通新方式。
“音速漫游太空奇遇”——身体即乐器,声音即语言
闭眼互动:孩子蒙眼趴在家长背上,随着《菊次郎的夏天》旋律,感受父母手掌划过的“情绪旋律线”。“第一次摸到他肩胛骨因为笑在震动,比语言更懂他。”一位母亲感慨;
节奏共鸣:家长与孩子在群体节奏中击掌跺脚,13岁少年发现:“妈妈跺脚的力度和我心跳同步!”
“家庭契约打卡”——把承诺变成行动
实践团发放定制手册,鼓励家庭制定“每周专属沟通时间”“音乐互动小游戏”等计划,并配套“契约打卡”激励。“我们会每天和孩子一起听一首歌,用沙锤打节奏聊天!”一位参与活动的母亲兴奋地说。
【从「调研」到「赋能」:全链条护航模式,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
“制造业是常州经济的基石,从业者的家庭幸福直接影响产业稳定性。”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游杰强调,“‘护航家’实践团以专业赋能心理健康,用艺术传递温暖,为制造业家庭支持提供了新思路。本次实践活动也是对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积极响应——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制造业从业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素养,为全民健康贡献力量。”
团队负责人顾珈琳总结道:“这次实践让我明白,真正的‘智’造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关怀。我们带回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未来计划:让「心」动力惠及更多家庭】
实践团后续将走进常州更多制造业企业与社区,开展“车间课堂+家庭工作坊”联动服务,形成“调研-干预-赋能”全链条心理健康护航模式——
企业端:开设“压力管理工作坊”,帮助员工掌握情绪调节技巧;
社区端:定期举办亲子音乐活动,巩固家庭情感联结;
学校端:联合社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培养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
「智」造幸福,从「心」出发
机械工程学院“护航家”实践团
用音乐传递温暖,用专业守护幸福
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心”动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