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为坚定我校青年学子科技报国的信心,增强其为科技强国建设而奋力拼搏的使命感,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邀请学校相关领域的八位教授,围绕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从5G、芯片、雷达、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智能等多视角,分八个专题打造了“电子百年”主题活动之《初心·使命》大师精品课。
6月3日,课程第一讲在清水河校区活动中心九洲厅拉开序幕,首讲教师由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少谦教授担任,主题为《5G:开启万物互联新征程》。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信息时代近三十年来的两大驱动力”,李少谦说,“近三十年来全球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他指出,从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来看,1G2G开启了移动通信的个人化时代,3G、4G则实现了无线通信的宽带化。得益于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了拥有手机最多的国家,但技术和产业都十分落后。1996年,3G标准制定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开始大力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
李少谦介绍说,2001年,中国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启动,成电有幸成为主要参与单位之一,与全国核心企业和研究院所共同承担“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64个课题,其中牵头6个课题。课题涵盖关键技术、系统标准、芯片设计、预商用系统、设备产业化等内容,我校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研发团队。
在推动我国通信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征程中,成电校友作出了卓越贡献,如3G移动通信TD-SCDMA标准创始人李世鹤、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等。
“都说弯道超车,其实技术没有什么弯道超车,就是不断地努力。”李少谦教授说,“我们的团队在5G、6G的研究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还需要更多有思想、有通信理想的同学加入我们。”他表示,智能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时代,把“人与人”联系在了一起,而5G作为移动通信发展的革命性新阶段,最重要的驱力就是实现“人与物”的连接。李少谦教授详细介绍了5G技术的三大应用场景,并简单阐述了5G标准。“万物互联的理想是将人改为人与物,但理想才刚刚起步,实现还相当遥远。”
最后,李少谦教授简单介绍了6G的研究工作,我校的武刚教授参与科技部6G总体组工作,陈智、邵士海教授也分别担任工信部6G推进组太赫兹技术方向和全双工技术方向组长。成电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自诞生之初就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一代代成电人在振兴民族电子工业、巩固国防建设的征程中,与党和人民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李少谦教授激励同学们,“新一代的你们,应怀骥骜之气,立鸿鹄之志,成长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拔尖人才。”
课程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同学继续与李少谦教授交流,很多同学也在便签纸上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电子百年”主题活动之《初心·使命》大师精品课将持续到6月24日,程洪、尧德中、杨建宇、张万里、张波、周涛、杨正林教授将继续为大家带来精彩授课。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科技类通识课,也是“电子百年”主题活动之一,预期通过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混合全覆盖,欢迎广大同学修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