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社区科技文化建设,提升计算机学院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我院于6 月21日在厚B821开展“大学生创客教育进社区”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特邀我院2017届优秀校友邱嘉南主讲,学院近30名学生参与,聚焦创客教育理论与实践,搭建高校与社区科技服务的桥梁。
培训开场,邱嘉南老师以其丰富的教育实践履历引发关注。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他在机器人编程与创客空间课程领域深耕多年,个人拥有发明专利,并曾带领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9项市级以上奖项。
在图形化编程教学模块,邱老师系统解析了Scratch与Mind +两款工具的应用差异:Scratch以积木式模块助力儿童启蒙,Mind +则凭借硬件兼容性优势适配智能家居等场景。通过“小猫走迷宫”游戏制作,学员们掌握了移动控制、碰撞检测等核心技术;在“生日贺卡”动画案例中,造型变换与声音模块的结合,让学生直观理解了编程逻辑与创意表达的融合路径。针对Linkboy软件教学,邱老师强调其 “电路设计- 编程-仿真”一体化特性,现场演示了智能照明系统的搭建流程:从软件界面的工具栏功能讲解,到电阻、传感器等元器件的电路连接,再到灯光闪烁程序的编写,全程贯穿“理论-实践-调试”的教学逻辑。在“简易声光控灯”实践项目中,学生们分组解决了电路短路、程序报错等常见问题,最终实现了光线与声音双重触发的照明控制功能。“
创客教育模块以“创新、实践、分享”为核心,引导学生从家庭绿植养护等生活场景中挖掘创意。“智能浇花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自动浇水,简易机器人结合避障传感器实现路径规划”,邱老师以真实案例拆解了创意构思、方案设计、材料制备到成品制作的全流程,并特别强调3D打印耗材、热熔胶枪等工具的安全使用规范。“
培训设置“分组模拟教学”环节,学生们分别扮演“教师”与“社区学员”,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教学方案:演示Scratch动画制作时,采用故事化引导;讲解Linkboy 电路时,简化术语并增加实操次数。在“智能浇花系统”模拟教学展示中,第三小组因“用矿泉水瓶制作简易花盆模型”的创意教具设计获得好评。邱老师点评时强调:“社区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比如给青少年讲解编程逻辑,给他们侧重设备使用场景。”
本次培训是学院“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后续将通过“培训-实践-复盘” 的闭环机制,持续优化社区科技服务模式。参与学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把“让科技惠及民生”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在服务社区的同时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随着“大学生创客教育进社区”项目的深入推进,高校智力资源与社区科技需求的精准对接,正为基层科技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