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数智赋能育新人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第三党支部作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现有党员14人,拥有中高级职称11人、占比79%,硕士学位持有率达100%,双师型教师比达100%。其中山东省黄大年教师团队成员7人、山东省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成员7人。2023年3月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支部以“党建引领、专业赋能、文化传承、服务地方”为核心理念,构建“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机制,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党建联建
聚合力强根基,打造红色服务矩阵
校地共建,服务民生。支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志愿服务与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与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立党建结对,双方围绕“党建+志愿服务”“党建+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数字化革新研讨。社区双报到,践行初心。常态化组织党员赴长河社区开展“双报到”,开展技术培训、便民服务等志愿活动,组织家庭教育公益讲座10余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项。3名党员入选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总队和总工会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库,2名教师赴新疆开展职业教育对口帮扶,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职教发展。模式创新,长效引领。创新“1+3”党建工作新模式,形成“一个宗旨”+“三层落实”的党建联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各类培训、研讨和实践活动,辐射全校党支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赋能”范例,带动全校党建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教育服务
数字化破局,构建优质资源生态
共建共享,资源建设提质效。支部积极推进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牵头举办“专家资源库建设专题讲座”,联合多系部共同探索新时代课程资源建设路径。教改赋能,教师成长结硕果。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教改,2024年培育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头雁”培养对象1人。支部党员主持省级课题3项,获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均衡发展,辐射地方惠基层。积极开展基层培训,采取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实操指导等多元赋能手段,为德州及周边地区教育数字化发展绘制了清晰的建设蓝图。下一步,支部将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着力构建“共建共享、动态更新”的教学资源生态体系,为区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
产教深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筑基平台,产业协同树标杆。系部牵头成立了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元宇宙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学校成为全国数字文化创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项目驱动,校企合作创价值。支部党员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上海遥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共建“三维全景虚拟现实联合实验室”,针对德州当地著名地标建筑群和学校特色建筑开展实施,在保留建筑历史、场景细节的同时,呈现出景观的真实面貌。思政铸魂,实训育人双融通。通过“党建+技能提升”主题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训过程。项目成果主要应用于德州智慧城市、文化旅游等领域,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党建引领下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双赢的局面。
三维全景虚拟现实项目小组作品二维码
实践育人
赛教深融合,锻造新时代匠才
岗课赛证融通,重构育人体系。在“党建+专业”引领下,支部党员教师聚焦数字媒体技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确保学生在熟练掌握岗位职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审美能力和协作能力。国际赛事突破,彰显革新成果。支部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文化艺术赛道—视觉艺术设计小组赛项、数字艺术设计小组赛项分获银奖1项、铜奖1项。在第17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成果反哺教学,赋能质量跃升。支部将大赛成果持续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学内容,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文化艺术赛道比赛获奖情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