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党员干部热议全国两会

2025-03-13 16:03:50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在北京隆重开幕。连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党员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收听收看两会直播,学习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迅速掀起学习热议高潮。 

        学院党委书记、支部党员陈宜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联组会上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关怀,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既感受到推进教育强国的光荣使命,更明晰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重任。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必须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产业变革,作为职业院校,必须要以更加主动姿态、更高站位谋划发展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职业教育“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我们将始终坚持这一办学理念,在办学中紧密围绕服务福建“四大经济”战略、支撑“六四五”产业体系、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在新一轮“双高计划”的征程中,以党建引领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以机制创新推进产教融合,以质量为基夯实职业教育新基建,以标准为本推动教育对外开放, 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奋进新征程,我们将以实干担当书写新时代职教答卷,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接续奋斗!

支部书记洪凌艳

学习贯彻2025年两会精神,是高校思政教师把握时代脉搏、深耕育人使命的关键任务。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方面锚定“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强调“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思政教育注入新动能。作为青年成长的引航者,我们既要深挖“两会”精神的战略深意,用青年话语传播两会政策,更要将其转化为培根铸魂的生动实践,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让青年在触摸时代脉搏中坚定“四个自信”,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支部副书记范碧华

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攻坚方向,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指明方向。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我深感使命在肩、责无旁贷。我将立足课堂主阵地,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厚植“工匠精神”内核,将“技能报国”理念融入课程,培育兼具精湛技艺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新征程上,我将以“躬耕职教、强国有我”的担当,把两会精神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为锻造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国工匠”梯队贡献职教力量。

支部党员黄晋京

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思政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我将根据两会精神,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实现两个融合:首先是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的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战略与个人发展的内在联系。其次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场景的融合,加强在企业、场馆等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工匠精神的现代意义。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导,深耕职教思政教育,用实际行动为新时代思政课的育人目标贡献力量。

支部党员刘丽萍

每一年的全国两会都是我们了解国家当年工作重心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的体现。代表委员在两会上传递人民的心声,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献计献策。作为思政教师,不仅自己要深入和贯彻领会“两会”的精神,还要引导学生从两会的政策中把握时代脉搏和国家发展方向,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同时从“两会”的政治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支部党员曾少花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发展之路照亮了前行方向,凸显出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度关切与长远谋划。随着时代的飞速变迁,知识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且高端。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教学模式与知识储备,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学科知识,能精准把握学科前沿动态,为学生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我们身处这一伟大时代变革之中,应深刻领会两会精神,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使命感,积极投身于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浪潮之中,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添砖加瓦 。

 


责任编辑:洪凌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党员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收听收看两会直播,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迅速掀起学习热议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