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如何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命题。近年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教师党支部通过构建“组织建设融入教学改革、红色基因注入专业课程、示范引领锻造教学铁军”的三维协同机制,着力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组织建设+教学改革”,让教师党支部建设“货真价实”
党支部基于“组织力提升”理论框架,重构专业群治理模式。推行“双带头人”制度,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党员教师担任林业技术专业群负责人,明确党支部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资源开发等核心工作中的决策参与权,形成“支委包联教研室—党员责任区—项目攻坚组”三级联动体系。同时,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推动党建与教研活动同频共振,积极开展“林业技术标准大讨论”“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工作坊”等专题活动,将组织生活延伸至校外实训基地,通过组织建设与教改实践的耦合,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协同效应。
二、“红色基因+专业课程”,让教师党支部建设“求真务实”
1.构建“红绿双色”课程思政体系
基于“大思政课”理念,构建“红色精神引领—绿色技能筑基—双色融合育人”的课程思政模型。系统梳理闽北苏区林业史、塞罕坝精神等红色资源,主编《森林文化》、《走进林业》等规划教材,开发“林业生态扶贫”“碳中和先锋”等思政案例库。将“林业人的初心使命”等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标准,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维目标体系。
2.创新“三课堂联动”育人模式
第一课堂浸润: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中嵌入“林业英雄故事”教学模块,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红军护林队”历史场景。
第二课堂拓展:打造“草木缘”、“茶艺社”等优秀社团,组织“重走红军护林路”等实践活动46次,累计参与学生1800余人次。
第三课堂延伸:联合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建立“林业思政教育基地”,开展“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主题社会调查。
三、“示范引领+教师发展”,让教师党支部建设“避虚就实”
一是建好“双培养”工程。实施“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名师”的“双培养”计划。近年来,发展3名教学骨干入党,3名党员教师成长为省级专业带头人。建立“林业名师工作室”制度,形成“老带新—强带弱—跨专业协作”的成长机制。二是建立“双轨”机制。实施“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优秀党员教师表彰”双轨机制,将参与社会服务、指导学生竞赛等纳入考核指标。开展“林业人的初心”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出师德标兵2人。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迅速提升,形成“争当育人先锋”的文化氛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