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魅力,传承春节文化|动物科技学院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5-02-08 11:49:55

首个非遗春节怎么过?写春联、刻剪纸、做糖人、赏绒花、观展览、体文人...2025年1月18日至19日,动物科技学院“铸匠心,传非遗”实践队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开展 “探寻非遗魅力,传承春节文化”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讲好非遗故事,共赏文化盛宴

一、探寻非遗密码传承工匠技艺

实践队聚焦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挖“闽人智慧”队员们走进漳浦剪纸艺人工作室,听讲了福建剪纸发展历程及新时代剪纸技艺的创新融合发展;随后,在非遗传承人黄际宇先生的带领下,队员们开始动手实践剪纸,从纸张的挑选,到刀具的使用,再到细节地裁剪,每一个步骤队员们都认真揣摩、反复练习。

微信图片_20250123182846

微信图片_20250123182915

队员们在听黄际宇老师江讲解剪纸文化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249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253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01

黄际宇正在教队员们剪纸的技巧和手法

在与剪纸艺人的交流中,队员们不仅学到了精湛技艺,更深刻领会到漳浦剪纸艺术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剪纸作品或蕴含着春节的喜庆氛围,或展现着闽南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每一刀、每一剪都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07

实践队与黄际宇老师合影

糖画,宛如流动的艺术诗篇。师傅将熬制好的麦芽糖稀舀起,以小勺为笔、糖液作墨,在光洁石板上信手创作。绘龙凤时,笔走龙蛇,糖液如灵动线条,刹那间,龙凤身姿矫健、栩栩如生,龙须凤羽飘逸欲飞;它不仅是街头巷尾的美味,更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见证了代代相传的民俗风情。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13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18

糖画

绒花缠花,同样美得令人心醉。绒花以蚕丝为原料,经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多道工序制成。色彩鲜艳的绒花,形似盛开繁花,轻盈灵动,在微风中似有生命般颤动。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22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30

绒花缠花

实践队来到坐落在漳州古城内的“四贤馆”,了解到了朱熹、陈淳、王阳明、黄道周四位 “儒学宗师” 的生平事迹及他们与漳州结下的不解之缘,体会漳州 “紫阳过化”、“海滨邹鲁” 的历史进程及朱子理学南传重镇的独特魅力。在漳州文庙内,体验儒家文化,品味儒学精华。

更值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翠蓉、李雪宁两位思政老师,在漳州古城侨批馆为实践队员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授课,为我们介绍了“侨批”精神:“侨批” 又称为 “番批” 或 “银信”,是指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由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和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最主要的特点是 “银信合一”,既有家书又有汇款凭证。通过“馆里的思政课”,实践队进一步的了解到从百年侨批史,到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再到漳州侨批的源起与发展过程。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34

参观四贤馆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48

参观乔批馆

微信图片_20250123225222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356

参与写春联活动

二、红色薪火照亮青春,实践传承坚定初心

19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漳州市龙山镇南坪村红军广场、漳州战役南靖决战纪念室,追寻领袖历史足迹,体悟红色革命精神。1932年4月,毛主席亲自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在南坪村举行了著名的漳州战役(漳州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重要战役,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漳州战役南靖决战纪念室讲解员从“中央红军,东征凯歌”、“功勋之师,分兵南靖”两大主题以及“挥师入闽”、“鏖战南坪”、“兵分各地”、“宣传发动”、“筹粮筹款”、“扩红建政”六个单元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了红军是如何部署、如何决策指挥最终取得漳州战役的伟大胜利。通过这次学习,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红军在漳州战役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卓越能力。同时,也让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斗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巨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401

讲解漳州战役现场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一行来到南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老师结合本次实践主题“传承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实践团队成员上了一节微党课。思政老师首先向大家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漳州非遗文化的故事,其次深入阐释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鼓励实践团队成员利用假期,探寻所在地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切实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423

师政老师讲微党课

三、情系乡村广袤热土,青春助力全面振兴

19日下午,2014级畜牧兽医专业优秀校友、现任龙山镇南坪村第一书记庄伟平同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召开了校友座谈会。会上,庄书记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南坪村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庄书记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南坪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无限热爱。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433

座谈会现场

“要想富,先修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庄书记清晰地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他多方筹措资金,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拓宽并硬化了村里的主干道,让曾经泥泞难行的小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如今,车辆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不仅方便了农产品的运输,也让村民的出行更加便捷。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推动村里电网改造、网络覆盖等工程,让村子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此外,庄书记凭借南坪村优越的自然条件,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香蕉、麻竹、兰花等作物统一管理与销售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会后,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南坪村畜禽养殖散户场地,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向畜禽养殖散养户讲解兽医公共卫生知识,从常见动物疫病的识别与预防,如猪瘟、禽流感等,到科学的养殖环境管理,如圈舍清洁、通风与消毒方法,内容丰富实用。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437

实践队成员讲解冬季畜牧养殖相关注意事项

此次“传承非遗文化,讲好春节故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还为乡村振兴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队成员亲身体验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成员们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激发了他们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和责任感。未来,动物科技学院团委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123183446

集体合影



责任编辑:林君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5年1月18日至19日,动物科技学院“铸匠心,传非遗”实践队来到福建省漳州市开展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