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12 日至13日,福州大学赴福清市特教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多维课程,依托手工制作,助力特殊孩童涵养品格、增长知识;借助闯关游戏培养特殊儿童集体归属感。实践队队员设计了三堂深入浅出的课程,从亲手制作扫把体悟劳动光荣,到“喜羊羊”闯关锻造团队合力,再到探秘日晷生肖感知古人智慧全方位深层次地践行了“五育并举”理念。
工具巧制识劳作
衡量一个人创造的价值需要一把标尺,劳动力便是那把标尺。7月12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开展“小小劳动家,大大创意手”课程,本课程创设“懒懒镇”拟真环境,以此为基础让孩子们进行原因思考和对策制定的挑战。
而后队员们协助孩子一起制作纸质劳动工具,从材料裁剪到装饰美化,手上的A4纸摇身一变成了卡通小扫帚。当童趣遇上百年流传的美德,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孩子们心中“劳动蕴光荣”的价值观也无声地“野蛮”滋长。
齐破难关彰合力
化身智慧羊,团结保卫战。7月12日上午,课程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为核心线索,进行套圈、吹球、夹球三大关卡的趣味运动会。课程结尾,成功的组别获得称号贴纸并集体合影留念。
“玩中学”的目标从来不是海市蜃楼,小朋友们在放飞自由天性的同时积极乐观的种子也深深扎根。
日晷生肖探古慧
7月13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们用生动的生肖形象记忆抽象的时间概念。为增强课堂互动性,队员们带领孩子将手上的圆盘、吸管材料摇身转变成精美的十二生肖盘。循着手电筒的光,孩子们深刻领悟了影子变化对时间的体现。
“非遗+科技”的创新形式,将日晷这一古老智慧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体验。在“手工制作+动态演示”的双重互动中,科学不再神秘,被更多孩子所接受与热爱。
多彩课堂焕新颜,开启童年新征程。福州大学赴福清市特教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将始终坚守教育帮扶的使命,不为课程设限,助力特殊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心为帆,再绘成长画卷,为孩子们点亮璀璨的前行灯,护航向灿烂的未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