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共生·道技贯通·职普融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5-07-13 14:30:58 陈春娜

7月6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工第二支部书记、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书记、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张俊竹教授,为来自全国25所学校37名骨干教师带来专题课程《“四链共生·道技贯通·职普融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本次授课作为国家级培训项目的重要环节,系统分享了其团队以产业根、职教魂四链共生·道技贯通·职普融通”为核心理念、破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痛点的创新方案。

图片1

1.“四链共生”破产学壁垒,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张俊竹教授深入剖析了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中“产学脱节、创新薄弱、发展受限”的三大难题,并分享了以“四链共生”(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为核心的系统化改革路径。团队首创“四接四变”教学革命:

· “四接”定方向: 专业设置接产业需求、专业标准接行业标准、课程标准接职业标准、学生作业接真实项目。

· “四变”转模式: 实现“入学即入岗、作业即项目、教室变工作室、教师变导演”的教学场景重塑。

通过构建“岗位能力标准→课程标准→专业标准”的三级映射体系与“真实项目、真实任务、真实环境”的“三真”教学模式,团队成功打造了“专业有标准、教学有资源、课程有依托、入岗有平台、成果转化有渠道”的“五有”教学生态链,形成了人才培养闭环。

2.党建铸魂强队伍,“三阶贯通”育全才

针对职普融通的“中梗阻”与师资队伍“产教融合力”“教学创新力”短板,张教授重点介绍了“党建铸魂、联学共建”的团队建设模式:

· 依托全国样板支部和“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构建了由“双带头人”领衔(党建思政)、教学名师(理论引领)、企业名家(技术赋能)、行业能手(技艺传承)组成的多元协同创新团队。

· 打破学段壁垒,首创“中职夯基(规范技能)→高职强技(技术集成)→本科铸新(创新研发)”的“三阶贯通式”能力进阶模型。

· 创新“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将“挑战杯”“互联网+”等顶级赛事及企业认证深度融入课程模块,打通学分互认,学生累计获国家级竞赛奖项300余项。

3.“道技贯通”育匠心,数字赋能向未来

针对职业人才“重技轻道”、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动能不足的问题,团队开创性构建“道技贯通”双螺旋育人模式:

· 课程结构突破: 首创“道(创新方法论,30%)+技(设计技能,60%)+商(商业思维,10%)”的课程结构,开设《创新设计思维》《设计策划》等跨界课程。

· 数字技术赋能: 融入AI设计、参数化设计等前沿内容,打造“创新力—商业力”双轮驱动的育人生态,强化人才底层逻辑与可持续竞争力。

3.成果丰硕,引领职教高质量发展

该模式已在实践中结出硕果: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和做法指导了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四链共生·道技贯通·职普融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为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成功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奉献了经验和智慧。指导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中摘金夺银有效提升了协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图片2

讲座现场反响热烈。张俊竹教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鲜活的实践案例和清晰的改革路径,为骨干教师们呈现了新时代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蓝图,其“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与开拓精神,为全省艺术设计教育的深度变革注入了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刘泽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张俊竹教授为来自全国25所学校37名骨干教师带来专题课程,本次授课系统分享了其团队的核心理念及创新方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