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引领强担当,岗课融通促教学——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实践教学

2025-02-14 14:17:46 谢梅英

2024年12月4日至5日,林业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徐谙为、谢梅英等党员同志带领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2301、2302两个班级的学生,前往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地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

通过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建设,采用岗课融通的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将学生带出校园、走进企业实地学习。通过实地考察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了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内容,提升专业技能,深化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

科普与课堂,激发热爱

车八岭国家级保护区邱绍聪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保护区内的博物馆,并讲解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监测平台、科研、社区发展及保护地科普宣教等工作的开展,聚焦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岗课融通。通过学习,学生更加清晰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重任,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未来从事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决心。

夜观与探索,思政育人

晚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步履稳健地在环山步道开展了夜观活动。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已具备扎实的野生动物识别知识,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在夜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认识,深化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

观鸟与调查,提升专业素养

次日早晨,学生开展了鸟类观察与调查任务。随着队伍深入林间,同学们认真地听着鸟叫声、辨别鸟的方位、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鸟类调查的技能越来越娴熟。通过实践,学生不仅深化了课本的理论知识,还通过观察鸟类的行为习性,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和习性。

自然教育径与体验,深化岗课融通

随后,同学们带着课程任务前往自然教育径体验与探索。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学会把植物学、生态学等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形式。通过现场教学、户外实践、项目体验、小组协作等多形式沉浸式参与和体验,学生以保护区素材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并就实训成果进行总结汇报,真正实现岗课融通,科学育人。

通过此次实训实践活动,同学们从理论课堂到户外实操,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与认真的学习态度。通过切身体验,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增强了专业自信。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不断深化专业知识与提高实操技术的水平,为美丽生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专业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化理实一体培养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不断挖掘地方旅游资源完善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05

责任编辑:郭绍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林业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同志带领学生前往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