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融入式红色文化育人工作

2022-09-30 16:33:40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委 学院党政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既是我们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和独特政治优势,也是做强高校基层党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近年来,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探索融入式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把红色文化育人融入到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专业教育、廉政教育等方面,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政治引领坚持融入思想建设。融入“理论学习”。联动抓好学院党委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专题学习和集中研讨。突出抓好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党支部书记建设,让受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讲好红色 “微党课”,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我来说”,把红色文化教育纳入“三会一课”,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辅导员和党务工作者培训的必修内容,纳入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在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修养上作表率,在坚守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上当先锋。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学院网页、文化活动和环境建设中,使广大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感染。在学院官网、官微上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在学院官网、官微上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依托党校培训、学院党员活动室等学习特定场域,开展红色故事演讲、红色家书诵读、红色主题观影和经典影视片段配音等一批形式活、内容精的红色主题文化活动,强化“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有机结合。融入“仪式教育”。坚持举办新生师生见面会和毕业典礼,组织“温情旅文”教师生日集体生日会、举办“文旅情长、礼敬芳华”教师荣退仪式,连续三年开展“入党初心故事思享会”暨毕业生党员欢送会,精心准备印有党旗、“永远跟党走”“旅文学院”字样的“生日蛋糕”,营造红色文化教育仪式感,引导“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畅谈入党初心,将党的红色基因植入师生日常、植入组织生活,推动信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

二、强化政治担当坚持融入队伍建设。融入“典型示范”工作。挖掘身边英雄、模范典型事迹,学习在贵州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黄大发、余留芬、邓迎香等脱贫英雄人物,学习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的潘核桃、全省三八红旗手和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林洁如等身边典型,邀请全国劳模龙友华教授在田间地头为师生讲授“田野思政”劳动实践教育课程,为学院师生的学习工作树立榜样目标。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相约星期四”书记院长面对面、走进学生中开展谈心谈话等活动,重点做好高层次人才、建档立卡学生日常服务和就业帮扶工作,及时回应师生关切。做实学院党委“三多服务”(师生困难多关心、师生需求多考虑、师生成绩多鼓励),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察民意访民情”领题调研工作成果,新建96个位置学生考研室,为教师工作室装上窗帘和饮水机,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融入“主题党日”活动。因地制宜就近用好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建立党性锻炼教育基地,坚持行走和信仰的力量,组织师生党员实地参观四渡赤水校内展、黔西市化屋村、贵州脱贫攻坚成就展、校党建思政文化中心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组织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大讨论,从党建思政、管理服务、教书育人、课程思政、学生导师、博学计划、就业工作等方面谈思考谈建议,提升育人合力。

三、落实立德育人坚持融入人才培养。融入“实践平台”建设。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打造特色育人平台“旅途问道大讲堂”平台,建立学院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鼓励师生利用好实践教学,挖掘贵州各地红色教育资源,开展 “旅”行黔地——行走的党团课程等实践育人活动。深入到党建帮扶点贞丰县、平塘县、织金县、纳雍县等开展校地共建,与贵州天悦旅游集团、云南匠庐等企业共建一批文旅扶贫和锻炼提升的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开展“聚焦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觉服务贵州旅游产业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贴近学院师生需求,连续举办“教授午餐思享会”16期,充分挖掘旅游中的思政元素,将红色旅游、“两山理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思想有机融入旅游类专业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教师教学交流会,用团队的智慧共同研究提升课程思政效能,营造“聆听学生心声,关心学生成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院学科建设”的良好氛围。邀请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首批“全国样板支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邓爱民教授专题讲授《基于专业平台的大学教师“田野党建”工作案例》,提升学院专家教授服务贵州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科研素养。融入“文旅智库”建设。立足全省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禀赋,举全院之力积极为贵州旅游产业化建言献策,常态化接到贵州日报、贵州高端智库围绕服务旅游产业化的专题约稿,组织学院专家人才在《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等媒体发表理论文章30 余篇,到全省各市(州)、县(区)、乡镇村寨、文旅企业做辅导报告100余场。组织学院10余人专家团队对全省120余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进行评估验收工作。学院教师党员李锦宏和金颖若撰写的关于贵州旅游产业化、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4篇咨政报告先后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签阅批示。

四、筑牢风险防线坚持融入廉政建设。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健全学院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支部具体责任的“四责协同”工作机制,探索“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同频共振机制,抓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完善政治监督的长效机制。落实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监督制度,加强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上好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微党课,注重把警示教育放在培养教师、学生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的重要位置,融入师生日常教育和毕业教育之中。融入“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意识形态教育因子,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形成党支部(教研室)—分管领导—书记、院长层层把关审批机制。全面建设课程思政,严格把控课堂的政治纪律和方向,将思想政治表现纳入教师聘用全过程,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新聘教职工培训教育重要内容。严格新闻信息发布三审制,严守网络、自媒体等意识形态阵地,将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生思想状态”专题调研,开展学院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状态、毕业生就业状态分析、教师党员思想动态等专题调研。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推进融入式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和时代价值;要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抓好学院层面议事规则、学习制度的规范落实,不折不扣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夯实学院基层基础,抓好党组织建设,发挥“头雁效应”,高度关注师生的凝聚工作,切实服务师生的成长发展,要让师生感到跟着党组织,学问有做头、前途有奔头。

通过加大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力度,推动融入式红色文化育人,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促进党建思政工作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引导学院师生党员走到前台、唱好主角,学院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显现。学院党委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入选第二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旅游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党委书记王迪撰写的《关于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建议》一文获省委主管领导肯定性批示,获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采纳。学院“党建+专业+育人”特色做法等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多彩贵州网》《贵州高校思政》等多家媒体平台关注和报道。近年来,学院毕业生赴艰苦地区和基层就业同比增长明显,学院师生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1年发展党员61名。学院英旅192班荣获“贵州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学院团委连续获评贵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院学生会获评校级“十佳学生会”。学生团队获省级、校级以上挑战杯、“SRT计划”等项目立项40余项。学生参赛项目《重温长征精神,追溯红色记忆,展望乡村未来——以贵州省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为调查对象》获全国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三等奖和全省“挑战杯”竞赛一等奖。《行且益坚,游心寓目一一“益游人”公益化新体验项目》获贵州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大赛的“一等奖”及“最佳创意奖”。共青团中央官网以《凝聚青年力量,助力脱贫攻坚——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研究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题进行了全文报道,并入选贵州大学“一院一品”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杨乐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探索融入式红色文化育人,融入到思想和队伍建设、专业和廉政教育等方面,强化教育和价值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