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大新闻网讯(文字 陈思鱼 吴建萍 周磊)“我们想告诉患者,苦难终会过去,病情好转后要好好生活。”
9月8日、9日上午6时,“00后”贵大学子朱越纪、廖人杰注射了最后一次动员剂并抽血化验,在采集室签完同意书,内心镇静地躺在病床上。护士分别在他们的左右手臂上插入针管,血液从右臂流出,经过机器分离后又从左臂流入血管。经历漫长的四小时,两人分别完成了280毫升和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成为全省第390例和3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由中华骨髓库安排专人运送至患者所在医院,用于挽救苏州两位“80后”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缘起无意,生命相“髓”
去年三月的一天,化学与化工学院2019级的朱越纪接到了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的通知。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在他心中反复回荡:“我心里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一方面是对未知事物缺乏体验的担心,另一方面又觉得一个与我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却能和我如此高度的匹配,真是一种奇妙且有意义的缘分。”
“既然配型成功,还是应该慎重对待。”在查阅咨询相关资料,并和父母沟通后,朱越纪下定了决心:“这是一件我能承受且意义非凡的事,我应该帮助那名患者。”
9月4日下午,我校在西校区雅文楼217会议室召开了协调会,商议两位同学到贵州省人民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有关事宜。另一名来自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的捐献者廖人杰也参加了会议。
“只要能帮助到别人就好。”相对于朱越纪,廖人杰则是平常心对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会上,两人了解到,非亲缘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概率只有万分之一乃至几十万分之一,很多患者由于等待不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一次平凡的献血,一次成功的配型,一份无意的缘分,竟产生了希望的纽带,让两个陌生又相似的生命紧密相“髓”,这更进一步让两人坚定了捐献的决心。
履约救人,共克时艰
因担心疫情防控影响捐献,得知配型成功消息的廖人杰特地向学院老师求助,经学校协调,两人最终顺利到达医院。9月5日至9月9日,两人开始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给肌肉注射细胞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液中。
“刚开始的前两天,注射动员剂时会感觉到有些腰酸,第三天脊椎开始间歇性胀痛,第四天伴随有头痛症状,都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在停止注射后不适感就消失了。”朱越纪淡淡描述着准备过程。
9月8日和9月9日上午6时,注射完最后一次动员剂并抽血化验后,朱越纪和廖人杰仰躺在病床上,四周格外安静,听着耳边嗡嗡作响的分离机,看着红色的血液流进输血管中,两人脑袋里绷着的神经逐渐平静、放松。
漫长的4个小时后,采集终于完成。两份承载着希望的“生命种子”,以最快速度送往了省外两名病患身边,一场特殊的生命“接力”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进行。
生命“接力”,青春榜样
捐献完后,朱越纪和廖人杰都感觉到体内动员剂引起的反应减轻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两人需暂住酒店隔离观察,期间,朱越纪和廖人杰除按时完成核酸检测外,还坚持上网课、完成课业。其中,朱越纪还要抽空进行研究生备考。
“在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的特殊时期,廖人杰、朱越纪两位同学不畏风险,勇于伸出援手帮助病患,是有意义、有价值、光荣的行为,为贵大学子树立了好榜样,学校为之骄傲。希望两位同学照顾好身体,学校将切实做好保障,等候你们健康返校!”学校党委副书记令狐彩桃为两位“00后”贵大学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助人行为点赞。
据悉,我校作为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有力支持与参与者,仅在校学子捐献者就占了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的20%左右。
近日,另一名来自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樊威,也加入了这场传递生命希望的“接力”。9月14日至19日,经学校协调后,樊威同学安全抵达贵州省人民医院注射动员剂并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挽救新的血液病患者生命。
疫情无情人有情,贵大学子以不凡的举动,不仅温暖了病患,也温暖了疫情之下的心灵。让我们向他们学习,为他们点赞!
编辑:庞爱忠
编审:李秋蓉 张亚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