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振兴的步伐。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基于对职业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对时代需求的敏锐把握,明确提出了“立足广东,打造高水平职业大学;面向湾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为此,学校启动了“金师”建设工程,在教师成长路径上实施了一系列多元化且富有创新性的实践举措,成功探索出具有松田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一、政策引领,筑造顶层设计之基
学校紧密跟随国家及广东省的教育政策导向,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为指引,围绕《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卓越教师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9年)》发展规划,构建了一套完备的教师发展政策体系。学校特此成立由董事长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教师发展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保障充分。这一举措为“金师”建设工程奠定了坚实的顶层设计基础,使得教师发展工作能够在校内有序、高效地推进,为教师成长创造了一个政策优渥的良好环境。
二、分层培养,铺就教师成长阶梯
学校深谙教师成长的多元化需求,精心打造了“五阶递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师培养体系,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量身规划成长轨迹。从初入教坛的“新手”教师,到逐渐显露头角的“新秀”,再到独当一面的“能手”,直至引领风骚的“带头人”,最终蜕变为德艺双馨的“名师”,每一阶段都配备了贴心的培训内容与精准的扶持措施。
对于“新手”教师,学校通过新入职培训、首开课试讲、青年教师导师制及职教能力测评等系统性培养方案,助力他们迅速融入教学环境,掌握教学基本技能,让他们稳扎稳打,茁壮成长;“教坛优苗”与“教坛新星”的评选,更是点燃了他们奋进的激情。
“新秀”教师则通过参与“松田教学工作坊”、“松田教学沙龙”、教学竞赛及学历提升计划,不断拓宽教学视野,提升教学技艺,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挺拔生长;“教坛新秀”的认定,成为了他们成长历程中的又一枚璀璨勋章。
“能手”教师在骨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计划、说课活动、教学咨询及集团进修计划的滋养下,深入钻研教学学术,精进教学艺术,逐渐成长为学校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犹如经过精心培育已能独木成林的树木,为学校的教学发展遮风挡雨;“教学能手”的荣誉,是对他们实力的充分肯定。
“带头人”教师则凭借“说专业”计划、能力提升计划、访问学者计划及国际化计划,高瞻远瞩地引领专业发展,提升团队整体实力,推动学校在专业建设上不断攀登新高峰;“优秀带头人”的称号,彰显了他们的领航风采。而“名师”培育计划,则通过教学名师论坛、名师与“能手”教师结对子等活动,进一步升华教学经验与学术成果,促进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如同校园中的百年榕树,不仅自身枝繁叶茂,更为整个教育生态提供着庇护与滋养;“教学名师”的认定,是对这些教育大家的崇高赞誉,激励着更多教师向这一巅峰迈进。
三、校企协同,锻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立足职业教育的独特属性,学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大力推行“百名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十名现场工程师培育项目”及“百名产业导师特聘计划”。每年精选百名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使他们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紧贴行业动态、掌握前沿技术,实现从“校园讲师”到“企业实践专家”的身份蜕变,为课堂教学持续注入实践活力,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紧贴实际应用。同时,学校与企业联手共育现场工程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与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出先进制造业领域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创新路径与育人模式,为缓解人才短缺问题贡献了“松田智慧”。
此外,学校特聘百名来自企业前沿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作为产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组建项目导师团队。通过多元项目为桥梁,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紧密融合,实现课内外无缝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举措真正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统一,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使教师队伍既怀揣教育情怀,又秉承工匠精神。
四、科研助力,激发教学创新活力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特此设立教师发展专项研究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OBE理念引领下的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等前沿课题,激励教师深入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们紧密围绕教学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勇于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他们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实践,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的良性互动机制,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了不竭的创新动力。这一举措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教学不仅充满温情,更彰显出智慧与创意的魅力。
五、文化营造,涵养教育情怀沃土
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教师发展氛围,学院特设立“卓越教学成就奖”,对在教学一线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教师给予荣誉和奖励。对优秀教师的充分认可与表彰,极大地点燃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使追求卓越教学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基层教学组织,构建起“842教研体系”,以真实课例为载体,广泛开展各级各类集体教研活动。这一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经验的宝贵机会,使他们在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中不断成长,教学研讨氛围日益浓厚,教师们不仅注重教学技能的提升,更在内心深处孕育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坚定执着,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在“金师”建设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展现了其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刻思考与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通过政策引领、分层培养、校企协同、科研助力与文化营造多维度的协同发力,学院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其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