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干事创业、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值此新学期,学生处党支部深入兄弟院校、校内学院、教师队伍,做到真听、真看,通过调研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助推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保障。调研情况如下:
一、招生工作
高校招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开端环节,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是高校人才培育和立德树人的“排头兵”。招生办先后调研了北交、北邮、农大、对外经贸、北科、央财等在京兄弟院校。在招生宣传的制度建设方面,北科、农大、对外经贸、央财均实行学院分省承包制,北邮和北交是分省招生宣传组模式。我校以分省招生宣传组作为线下宣传的主力军,在24年1月发布了《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劳务酬金发放及评优办法》,计划召开2024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推进会,推动学院建立本科招生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在招生宣传形式方面,招生办近期也制定了年度宣传的基本方案,继续开展院长直播、专业视频录制的基础上,从拍摄学校宣传形象片、建立招办抖音账号、升级招生宣传材料设计等方面开展工作。
二、就业工作
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力。在就业工作规范化建设方面,调研了中石油、北交大等北京高科联盟相关高校,拟形成就业工作推进会制度和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在就业招聘形式方面,调研北交大、北科大等高校,拟试点开展分专业、分行业、分地域类别的专场招聘和在双选会中设立相应的专场模块。同时,在调研校内各个学院的基础上,试点开展校院联动就业招聘活动,针对就业落实率不高的学院加强访企拓岗和重点推荐。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对北航、北师、央民、北林、中传等兄弟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文件进行调研,梳理了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对比兄弟院校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下一步拟进一步完善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并探索建立辅导员评优管理办法。同时,在辅导员培训方面,经过对中石油、北航、北林等兄弟院校的调研,开展面向校内全体辅导员的问卷调查,本学年拟开展分层次、有特色、重实效的辅导员培训,推动形成“配强-优培-严管-胜任”的辅导员队伍闭环管理培养模式,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四、武装工作
加强高校武装工作,是扎实做好高校国防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武装工作共调研了中国政法,中石油等八家单位,在征兵政策方面,其他兄弟院校有1万元的入伍资助金额,中国政法、北师等高校对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学生,单独确定保研名额。在军训工作方面,昌平区本科的高校军训时间初步意向均为14天,军训场地倾向于校内,军训人员拟向北京市教委、卫戍区申请现役教官。在军事理论课建设上,课程建设好的高校有军事理论教研室,有军事理论专职教师,我校目前以兼职辅导员为主,没有专职教师,只有军事理论教学团队,授课人员相对不固定。
五、资助育人工作
开展校内外调研,摸底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时更新台账,持续关注支持。调研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等12所院校,完善小额奖学金标准和覆盖率优化方案。以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宿舍挂牌、勤工助学通识性培训、翱翔计划结项、风雨训练营中期检查等多样形式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泉活水。学生处党支部始终将调查研究贯穿工作全过程,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切实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灵活开展调查研究,提升调研实效,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