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路同行||艺心“黔”行筑梦远 “铜”心聚力绘新篇——“三下乡”社会实践(四)

2025-09-02 23:18:01 杨颖婕

7月13日,“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贵州志愿服务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文化浸润为纽带,开展苗汉文化融合教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活动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促进民族文化互鉴交融,落实国家民委“三项计划”,为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上午,实践团成员周正海同志开展了以“苗汉一家亲——融合苗族文化符号与汉字书法交流之旅为主题的课程教学,成为当日活动的核心亮点,以笔墨为纽带架起民族文化互鉴之桥。课程伊始,周正海同志阐明了教学目的与意义,强调苗族文化符号中国传统书法在文化交流及传承中的重要价值,指出本次书法创意展旨在促进汉苗文化交融互鉴,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筑牢民族同心根基。

4.3

教学中,周正海同志系统介绍了苗族文字的历史演变脉络与汉字的主要种类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两者的基本特征、相关历史故事,并进行现场书写示范。在硬笔书写练习环节,多数同学展现出沉稳耐心的态度,作品规范工整;针对少数因急躁导致书写质量欠佳的同学,实践团成员们进行了一对一指导,帮助其掌握提升书写美感的技巧。练习结束后,他对所有作品逐一评析——即表彰优秀树立标杆,也直指共性问题明确改进方向,让每个学生都收获成长。

4.1

书法深化教学,面对学子对笔墨纸砚的生疏,助教团队迅速分组结对,从握笔姿势入手,逐笔示范横竖撇捺的运笔诀窍,耐心纠正发力角度与行笔节奏。手把手指导同学们逐渐摆脱拘谨,从手足无措到渐得要领,慢慢找到毛笔书写的独特手感,帮助大家逐步找到书写手感。

书法课后转场水墨画教学,以 “笔墨传情,绘民族意趣” 为主题,围绕传统山水及兰、竹、荷等植物讲解水墨晕染技法。同学们从起初的试探拘谨,握着笔的手微微发颤、对着空白宣纸迟迟不敢落笔,到渐入佳境大胆创作,画出一幅幅尽显传统意韵与少年巧思的优秀画作。教学中,学生对构图布局的敏锐感知被充分激活,绘画潜能得到有效释放。墨香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传统艺术的种子在指尖与纸面的触碰中悄悄生根发芽。

4.2

课程落幕,实践团成员分组护送学生们归家,确保每位学生安全离校。夜幕降临,团队召开工作会,灯光下,成员们细化次日工作、安全岗哨设置等事宜,为后续活动筑牢保障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号召下,志愿服务团以文化教学为抓手既守护了民族文脉传承,又夯实了民族团结根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担当,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在黔山秀水间续写着文化育人的青春篇章。


责任编辑:李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以文化教学为抓手,既守护了民族文脉传承,又夯实了民族团结根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担当,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