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黑虎山实践记:以“研”为笔——农学院学子田埂上书写农技调研答卷

2025-07-17 17:37:32 解子藤

6月26日至29日,农学院分团委组织学院园林技术、现代农业技术专业12名学生,深入宜昌市西陵区黑虎山村、石板村,围绕“种植技术优化”、“产业链融合现状”两大核心课题开展专项调研。队员们以“蹲田埂、查数据、问农需”为调研法,用专业视角为乡村产业发展“把脉问诊”,让“三下乡”成为“知农情、解农需”的实践课堂。d4734a67-b5ce-46af-8d51-1d2a605e5bfc

实践首日,队员们便带着《田间调研表》扎进黑虎山窑湾蜜橘原产地的柑橘园。“窑湾蜜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位列‘宜昌三宝’之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黑虎山村党组副书记陈亮充满自豪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道。“窑湾蜜橘有哪些种植标准?”、“村民在土肥水、修剪、花果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应用了哪些先进技术?”、“蜜桔销售渠道有哪些?”队员们兴奋地向村民们探讨蜜桔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他们在调研表上记下这一份份“秘籍”,并走向田间,逐一记录每株果树的形态、果实的数量、防虫防病的管理细节。“课本上的‘典型症状’是标准化的,地里的情况却千差万别,我们只有深入田间找到真实问题,才能服务果农生产。”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彭依蕾边记录边解释。

1

11


第二天,团队深度走访了“山里娃”农业、碧罗园艺、景祥花艺乡村企业,队员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踊跃提问。针对黑虎山“山里娃”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项目,实践队采用“数据+访谈”调研法:一方面收集项目年销售、成本数据,分析各环节利润率;另一方面与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农户开展座谈。“山里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尚权向队员介绍了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产业链、销售链环节,重点推介了“云认养”田地项目。队员们梳理“生产端优质但品牌溢价低”、“农旅产业销售推广”等核心问题。

“我们发现项目的绿色生态优势和品牌尚未充分挖掘,可以打造‘黑虎山·自然熟’品牌,并利用村抖音直播平台“窑湾丫头”,加大宣传力度,赋予产品故事包装。”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林艳红展示了他们小组的调研报告。他们的建议得到了村负责人和企业领导的一致认同。

22

“以前觉得调研就是填表格、写总结,这次才明白:蹲田埂时多问一句‘您觉得哪种方法更省事’,座谈时多记一笔‘村民更担心前期投入’,这些细节才是调研的‘魂’。”实践结束时,冉鼎文在调研日志中写道。带队老师曾庆娥表示:“黑虎山的调研实践,让学生们学会了用‘专业视角’发现问题、用‘乡土语言’解决问题——这正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诠释。”黑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线华对农学院调研团队一行给予高度表扬,并希望队员们经常回村看看,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解子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农学院分团委组织12名学生,深入宜昌市西陵区黑虎山村、石板村,围绕“种植技术优化”、“产业链融合现状”两大核心课题开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