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导师:把握立德树人三个方向,做好思政导师三项工作

2025-02-10 18:57:44 杨博

机械系设计本2304班思政导师杨博点对点地协助辅导员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工业设计2304班是四年制本科班级,全班共有35名学生,其中男生29名,女生6名,其中男生5个宿舍在汇龙湾2号楼,女生1个宿舍在汇龙湾5号楼。班级共青团员人数15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在为期一个学期的工作中,紧紧围绕“思政导师进班级领航铸魂促成长”的工作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工作中,结合党委要求,从“理论解读”“问题解决”“辅导员帮扶”的立德树人三个方向,做好政策理论宣传员,学生成长教练员,辅导员工作帮扶员三项工作。

以理论解读引领思政建设,做好政策理论宣讲员

思政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教育工作必须始终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因此,思政导师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宣讲理论政策,让理论政策入脑入心。而由于当前网络资讯发达,00后甚至05后的学生三观尚未完善,对于思政理论理解不到位,对于政策理解不到位,受到外界理论影响尤为突出。因此我从两个方向入手,做好理论宣传。

其一是,理论联系实际,让经典历久弥新。开展了“学习经典著作,赓续红色基因”的活动,借助近来在青年中“毛选热”的氛围,通过研读以《毛泽东选集》为代表的经典著作,激发学生调查研究,独立思考,认识社会。如在学习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我就引导学生思考“100年前的社会分析现在是否适用”“现代‘打工人’的某些心态是否和100年前相同”“现在与100年前有哪些不同”,从而得出“沧海桑田变,人心却想通”的道理。进而通过引入案例“脱贫攻坚”、引入最贫困的乡村通水通电“乡村见闻”来向同学们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的主题。

其二是,结合重点时间节点,开展思政讨论与教学。下半年有很多具有思政意义的节日,充分利用不同纪念日来进行思政教学。在国庆时,针对《人民日报》的推文“今天,我们格外想念你们”引导学生思考革命烈士和新中国的建设者的价值、引导学生养成感恩意识、风险意识和建功意识。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时,向学生介绍“一二九”运动的起源以及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担负起青年的使命;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向同学们介绍日军在中国犯下的屡屡暴行,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之形成“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匹夫有责”的意识。

以解决问题融入班级宿舍,做好学生成长教练员

进入班级、进入宿舍是思政导师必须做的事情,但仅仅是同上一堂课、同吃一桌饭,甚至是同住一间屋也会存在与学生的距离感。而这种距离感的形成是因为毕竟思政导师都是学生上一辈的人,相对于学生又不像辅导员有更长时间的接触。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更进一步地解决学生问题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中,成为助力学生成为更好自己的“教练”。

针对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睡觉晚、打游戏”的问题,调查研究分析到,其原因是学生自控力差、游戏轻度成瘾,无法实现自律。解决方案是从圈子抓起,开展宿舍之间的互相提醒,在工作日11:10、周末12:00后开展游戏禁令,舍友之间互相提醒。针对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存在一些自卑、迷茫等心理问题,在与学生谈心后,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学生活动、为学生推荐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他人的认可中找回自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这些学生的成绩和心态便有了较大的提升。针对部分学生体测成绩不佳的问题,我就亲自带着学生去锻炼,身体力行地让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一分辛苦,一分收获”。针对学生提出的饮水机报修、课程调整、自习室不够用等问题,我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及时为学生提供生活上便利。

另外,还结合自身的负责工作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能力提升活动。在学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上,组织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和职业测试,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性格;组织开展相关职业调研活动,了解职业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率100%,指导学生获得校级奖项4项。将就业调研数据与学生分享,并告知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需要哪些材料,如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等;如在校的学生干部经历、实习经历;如何写简历、如何应对面试等。我带领学生走进国家级众创工具,观摩科技项目立项会,学习科创知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开展指导,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学生获得省级创新创业奖项3项。

以朋辈关怀补台立德树人,做好辅导员工作帮扶员

思政导师与辅导员的工作关系是“补台”,要做好辅导员做不好的工作,也要将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与辅导员做好沟通,这是我在思政导师工作中的深刻体会。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也是一名辅导员,最清楚辅导员工作中迷茫的点。帮扶的班级的辅导员是董自慧博士,是一名来自数理部的兼职辅导员。由于其工作关系不在机械系,在很多问题的沟通协调上存在着天然的劣势,加之董老师来学校更晚一些,对于系里的人和业务都缺乏深入的了解。而董博士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他是博士,在有色金属冶炼和相关装备制造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他在来学校前有过企业经历,对于一线生产更为了解。

于是杨博老师在帮扶中更多地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如对机械系相关领导、专任教师的沟通;与学校各个机关处室的沟通;相关信息、资料的获取。而在班级管理中,包括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对于企业现场的介绍,都由董博士来完成。还合作组建了创新小组,由董博士担任学术负责人,杨博老师担任项目管理和商业计划负责人,组建了团队参与了承德市高新区的创新创业项目、参加了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另外,在董博士的个人学术研究中,我也作为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对其申报的项目进行了指导,他的项目获批了市厅级的指令课题。

参与思政导师工作三个多月来,设计本2304班无系级校级违纪情况,荣获系级“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和“良好习惯百日养成先进集体”称号,姜亦柔、王思彤等同学斩获“运动健将”“科技创新标兵”等多项荣誉。班级学生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有5名同学在校、系学生会担任部长等职务,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江亦柔、邹欣慧等十名同学在十四届“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省二等奖。

思政导师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人才培养创新,也是深入基层,服务学生的良好途径。未来,杨博老师将继续把这项工作做深做实,做好政策理论宣传员,学生成长教练员,辅导员工作帮扶员,为河石大学子的成长贡献力量,为河石大职教本科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吴静然
思政导师:把握立德树人三个方向,做好思政导师三项工作
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立足专业,“红‘芯’赋能工匠”的职业本科样板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