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助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022-12-10 11:37:56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助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开展实践活动,聚焦“农村面源污染监测和治理”和“古村落环境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对青浦水利科研实验基地、青浦金泽镇沙港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奉贤庄行镇浦秀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和金山嘴渔村进行考察调研。

12月3日早上,实习队伍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大楼驱车前往青浦,首先考察青浦环城水系公园,陈振楼教授为大家讲解了上海青浦水系治理与生态保护情况。青浦环城水系全面推进河长制,贯彻了“还水于清、还水于民、还水于城”的智慧治水理念。青浦着眼于生态河岸的改造,用自然湿地水岸替代人工水泥硬质河岸,美化河道,清淤拆违,截污纳管,使得水系流通,水质净化;打造滨水公园,建设亲民为民的基础设施,成为民众可享用的公共空间;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实现城水相依、水城融合,引领示范长三角协同创新、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生态宜居之城。

1.jpg

2.jpg

3.png

陈振楼教授讲解过程

4.png

青浦环城水系公园合影

实习的第二站是青浦水利科研实验基地,本科生协调育人党支部书记史贵涛教授介绍了如何利用试验田来研究污染物质在田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毕春娟教授介绍了如何利用试验基地内的设施对道路、湿地环境进行模拟。充分利用试验场地对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是发现规律、验证假设的重要手段。试验田模拟实验的结果能有助于农田污染治理,促进农村生态建设。

5.png

6.png

史贵涛教授与毕春娟教授讲解过程

7.png

8.png

试验田地下输水管路

下午,实习队伍前往淀山湖,淀山湖是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又是上海饮用水源的重要保护区,此区域易受风暴潮和洪水影响。在淀山湖畔,“S”型彩虹桥桥头,王军教授讲解了淀山湖的堤防建设与防洪生态景观带的建设,包括彩虹桥发挥的重要的消浪防洪作用。在淀山湖拦路港旁,王东启教授介绍了淀山湖的水质状况以及其作为水源地所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淀山湖水源主要来自太湖下泄的地表径流、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目前淀山湖存在轻度富营养化,湖泊中氮、磷负荷过大。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1)农田中的农药随径流入湖。(2)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3)雨水中含有的氨氮、硝酸盐等污染物随降水进入湖体。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农田-湖泊间的缓冲带空白区,推进居民生活污水科学处理有序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法,促进淀山湖附近的面源污染治理,助力淀山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9.png

10.png

王军教授和王东启教授讲解过程

接着,实习队伍来到此次考察的重点之一——金泽镇沙港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毕春娟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污水治理措施。沙港村通过管道收集沿线居民生活污水,利用“复合滤池+活性生物滤床”的处理技术,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附近水体进行原位修复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改善农村地区村容村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民人居环境有着重大作用。

11.png

12.png

毕春娟教授讲解过程

傍晚,队伍来到朱家角古镇,在淀浦河畔,王东启教授介绍了朱家角古镇的水环境污染情况,朱家角古镇主要以旅游业发展为主,餐饮、客栈等服务业产生的垃圾和雨后的面源污染径流排放都威胁着朱家角水域的水质,随着治理整改以及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朱家角的河流水质得以不断改善。朱家角也为江南古镇水乡的旅游业如何在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平衡做了良好示范。

13.jpg

王东启教授讲解过程

14.png

美丽的朱家角古镇夜景

12月4日,队伍冒雨前往鹦鹉洲生态湿地,王东启教授重点为大家讲解了潮间带的区域范围、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滨海湿地的围垦及其生态修复。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沿岸海滩稳定性、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固碳等能力。鹦鹉洲生态湿地的建设,有助于遏制海域海岸带环境退化的趋势,促进自然生态景观形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4.jpg

15.jpg

16.jpg

王东启教授讲解过程

17.jpg

鹦鹉洲湿地合影留念

随后,实习队伍来到金山嘴渔村。在陈振楼教授的带领下对村落环境综合整治状况进行考察。金山嘴渔村的居民过去主要以捕鱼为生,如今开展了乡村旅游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渔村乡村旅游产品,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村庄的水环境治理仍存在污水管道布设位置不合理、湖上浮岛过于单一、曝气装置有些老旧等问题。所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需要受到持续的关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后期维护工作,做到污染治理有效、长期、深入。

18.jpg

陈振楼教授讲解过程

19.jpg

湖中浮岛装置

之后同学来到了奉贤渔人码头进行考察实习。奉贤渔人是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滨海休闲娱乐广场,但码头夏秋季频受台风风暴潮灾害。王军教授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介绍了沿海风暴潮的预防,例如建设防汛墙来释放波浪能量。陈振楼教授业带领大家到大堤附近的河流观察水中曝气装置,采取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流动性较小河流的黑臭问题。

20.jpg

实地观察防汛墙

21.png

观测水中曝气装置

最后一站,队伍来到奉贤庄行镇浦秀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据毕春娟教授介绍,该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格栅井,将污水中的杂物滤去,第二个部分是调节池,第三个部分是净化核心,包含厌氧池、好氧池、MBR膜系统和消毒系统,生活污水经过这样处理能够达到《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暂行规定》二级标准,可以直接排放。这里采取的生物膜技术比沙港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更先进,处理效果更好。

22.png

毕春娟教授讲解过程

23.png

观察格栅井污水处理

屏幕截图 2022-12-08 223600.png

污水处理前后对比


实习期间还关注了城市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防洪防涝、滨海湿地围垦和生态修复以及沿海风暴潮预防与海防大堤布设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许多政策举措已经推出,为农村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农村面源污染和治理是重点之一。通过对农村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农业排污和生活垃圾等污染源的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从而防治面源污染的危害。另外,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因此通过对古村落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野外实习通过亲身体验、实地考察,将课堂搬到野外,将知识融入生活,同学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农村面源污染监测治理和古村落环境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的各项措施及背后的机理,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24.png

实习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侯巧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助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生协同育人党支部开展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