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动物源食品智能制造与品质调控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动物源食品智能制造与品质调控教师团队”成功入选,充分彰显了系党支部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动物源食品智能制造与品质调控教师团队”的成功入选,是团队多年来坚守初心、集智攻关的结果,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全过程。
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团队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深刻理解“食安家国,药济民生”的使命担当。团队带头人徐宝才教授作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其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在支部内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支部注重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凝聚了包括10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在内的团队合力,为团队攻坚克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障。
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支部党员骨干主动担当,带领团队面向“食品安全”“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平台,与双汇、雨润、美的等龙头企业构建了紧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科研攻关突击队等方式,团队在动物源食品“智能加工与冷链物流”“微生物高效控制与利用”“新质肉品及功能组分制备”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技术成果,累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课题,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制(修)定标准40余项,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重要奖励,切实将党建活力转化为创新动力。
党支部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将人才培养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团队牵头打造《守味之道》“大先生”思政示范课,《微生物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支部教师党员潜心教学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并悉心指导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金奖,获奖达百余项。支部积极参与构建的食品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相关经验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有效提升了育人实效。
此次“动物源食品智能制造与品质调控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对团队建设成就的肯定,也是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检阅与激励。展望未来,党支部将继续巩固深化党建“双创”工作成果,持续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全体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真正将支部建设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工业报国”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