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5点,河南大学“明德计划”2019届世界史实验班在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召开本科毕业生座谈会。世界史党支部书记李恒、支部组织委员胡浩、支部宣传委员孙银钢,以及卢镇和陈超等老师出席会议,2019届世界史实验班毕业生参加。会议由支部书记李恒主持。
会议伊始,李恒老师介绍了本次座谈会召开的基本情况。本次座谈会主要围绕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导师制开展、以及其他关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本次座谈会采取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回应的双向互动方式,力图探寻和解决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胡家康同学回忆了自己本科期间所学的课程,对于“干货”十足的《英国政治制度史》印象深刻,并以此为例,结合自身学习特点,认为“干货课程”对于学生把握本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脉络发挥重要作用。张旭阳同学以《世界历史文选》、《世界文明史》和《英语会话》等双语课程和全英课程为切入点,认为语言类课程应该坚持开设下去,并不断完善。讨论过程中,陈超老师结合自身学习经历,鼓励同学们语言学习要日积月累,贵在坚持。而卢老师镇勉励大家要认真听课,学习每门课程的不同内容,老师讲课的不同特点,会有不同的收获。
对于本专业培养方案,同学们一致认为,可以增设大国史和地区史,这对于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意义重大。导师制和教师教学两方面问题大家反响强烈,李栋敏同学提到教师教学中采取“课件为辅、讲授为主”的模式会更有利于同学们理解和学习。而全体毕业生一致认为,导师制的开展对于自己本科学习生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就导师制运行方面,老师们认为导师是在同学们对导师制的理解有误区,导师不是保姆,包办一切;导师的指导也不限于专业方向,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多的是夯实基础,培养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最后,老师们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予以回应,并由衷地祝贺同学们顺利完成本科学习,走向新的人生阶段。同时也鼓励大家提高自学能力,坚持读书和学习,在新的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本次座谈会,探讨问题扎实,师生互动充分,有效地发现了专业建设中的潜在问题。在毕业生离校之际,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也增进了师生感情,老师的临行嘱托对于同学们走向新的人生旅程有着重要意义。
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的专业建设,这一直以来是世界史党支部创建全国样板支部的工作思路,相信会议上提出的宝贵意见,也一定会让世界史专业建设越来越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