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二七圣地 传承奋斗精神 ——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学子的信仰之旅

2025-10-20 10:59:52

学子踏访二七塔 续革命新基因

铁路英烈争自由,团结一心斗恶流,血洒长街魂不灭,二七精神万古留。近日,由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组成的“‘追忆焦情’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怀着崇敬之情走进郑州的精神丰碑——二七纪念塔,开展了主题为“踏访二七圣地,传承奋斗精神”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三下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项目,此次活动旨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二七精神”中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团结奋斗的核心内涵,引导青年学子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赋予红色精神新的实践内涵。

二七塔内学党史 英烈精神励人心

步入二七纪念塔,庄严肃穆的氛围油然而生。实践团队员们认真学习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史称“二七”大罢工)的历史脉络。从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到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再到林祥谦、施洋等英烈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事迹,每一段历史都深深震撼着同学们。在文物史料前,大家驻足良久,那些罢工工人使用的工具、泛黄的文件信件,以及反映斗争场景的照片,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争取自由和正义,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坚定信念。

全息重现罢工史 精神震撼励来人

在塔内的核心展区,环形巨幕与全息投影技术巧妙结合,将 1923 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场景生动再现。当队员们站在幕布中央,眼前浮现出工人们手持标语、高呼口号的震撼画面,耳边传来整齐划一的呐喊声与火车鸣笛声交织的音效,甚至能感受到模拟的蒸汽机车驶过带来的微风。这种多感官的冲击,让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历史事件变得触手可及,“二七大罢工”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声声激昂的呐喊、一段段不屈的抗争。

塔鉴郑州新变迁 根脉永续映初心

二七纪念塔不仅是红色历史的丰碑,更如同一部立体的城市年鉴。它通过历史文物、老旧照片与科技放映的多维联动,将郑州的发展历程浓缩成触手可及的记忆拼图。有实践队员在对比 1975 年与 2023 年的郑州火车站照片时感叹到,“原来二七塔一直站在这里,看着铁轨从单线变成复线,看着绿皮火车变成复兴号,它就像城市的锚点,让我们在快速变迁中能找到根脉。”这种多维度的展示,让郑州的发展不再是抽象的宏大叙事,而是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的集体记忆,而二七纪念塔,正是串联起这些记忆的精神地标。

奋斗主线贯古今 精神接力谱新篇

这些跨越时空的记忆碎片——“从罢工工人紧握的拳头到纺织女工手中的梭子,从老火车站的蒸汽机车到中欧班列的钢铁车轮,从暴雨中子弟兵的背影到写字楼里青年奋斗的灯光”,正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奋斗”这条主线串联成璀璨的项链,终将凝聚成推动青年一代奋进的磅礴力量。站在塔顶看郑州的万家灯火,突然明白二七精神从未远去。先辈们为公平正义抗争,我们这代人就要为祖国发展拼搏,这种精神的接力,大概就是参观最大的意义。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会带着这份感悟与力量,努力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篇章,让二七精神在新征程上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张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开展了主题为“踏访二七圣地,传承奋斗精神”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