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采矿》| 采矿87级校友习明修:记忆中的采煤人

2021-01-19 18:12:59

记忆中的采煤人

采矿87级3班  习明修


入学

19878月底,高考结束后在家帮助爹妈干了一个多月的农活,身上晒得黑黑的,身上尽是刺伤和青草痕迹。带着满脸的愁容,记得当时我已经灰心了,正式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后,本科线485分,(我总分482),离本科线差了3分,已经没有希望上本科了,准备上南阳师范专科学校了。从家里到县教育局需要骑车一个多小时,骑着一个啥都响就铃不响的破旧自行车,怀着失望的心情来到教育局放榜栏前,突然眼前一亮——补录本科一批——全部是焦作矿业学院,他们分别是我后来的大学同学:惠功领、张建、王钦明。到办公室领了录取通知书,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往家赶,把这一喜讯告诉了全家人。

去报到的当天,二嫂把一床新婚被子送给我,让我带去学校用。198797日,我带着全家的希望,从邓县坐火车绕道洛阳,来到美丽的山城焦作。在火车站坐上迎接新生的大巴车来到焦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新生接待处,报到后已是下午5点多钟。突然面前出现一个不熟悉的人影,他就问了我一句“你是习明修?我已经等你很久了,走,吃饭去。”他让别的校友拿上行李,把我送到采煤宿舍楼337,看我选一个床位后,拉着我到了矿院东门和平街一个叫逍遥楼的小饭馆,点了四个小菜,要了两扎啤酒,每扎啤酒1公升。我以前从没喝过啤酒,看到这么多我咋能喝完,他就说一句喝多少是多少。在他的鼓励下,我居然把那一扎啤酒喝完了,看来我的酒量也是可以的。这时候才得知他叫赵颖,也是采矿系,比我早一年入校,矿建86级,住采矿宿舍楼4楼。从我入校到毕业,赵颖就像兄长一样关心我,帮助我,带着我一路走来,他时刻影响着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历程,在我的人生长河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


实习

实习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是必须的。作为采矿专业的一名学生,本科四年有几大实习,其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这三大实习是焦作矿院采矿系每届学生的必修课。但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这三大实习以外的地质实习。

当年我就读的采矿87-3班,在优秀地质学老师刘丙彦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坐上学院派来的实习车上,前往太行山上,实习地点是辉县市薄壁镇。车只能开到山下,上午10点我们整装待发往山上爬,同学们纷纷背起地质包,包里装着地质锤、罗盘、水壶、盒饭等。一路上,同学们热情激昂、有说有笑,刘丙彦老师一边让我们注意安全,一边讲解专业的地质知识,教我们认识各个地质年代的岩石岩性、教我们如何使用罗盘。从而获得基本地质现象,包括三大岩类和地质剖面的认识,主要化石的识别、地质构造的判断,教我们如何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也正是那时,我第一次知道了大占砂岩是二1煤的标志性岩层,这一知识点在我以后的工作领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一次井筒揭煤中充分得到了学以致用。

中午吃饭是快乐的时刻,大家拿着从学校准备好的吃食共享,实际上在那个年代,也没什么好吃的,无非就是油条、油饼、腌咸菜等,还有凉白开,但内心的欢乐和满足、纯粹与开怀并不是如今生活的推杯换盏所能代替的,毕竟这样的快乐学习场景对于成年后的我们更加弥足珍贵。


社会调查

陈召煤矿位于焦作煤田的东北部,始建于1958年,与卫辉市直线距离为22.54km,是新乡市的所属地方国有企业。1958年始建的一号井,采用立井、斜井混合式开采,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走向长壁式炮采,中央边界式通风,1958年投入生产;二号井始建于1968年,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1974年投入生产,1997年核定生产能力15万吨/年。由于煤层顶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有岩浆岩侵入,矿井长期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

19907月底,焦作矿业学院东门口,一群在校学生在毋福祥书记的带领下,前往陈召煤矿,参加当年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当时的陈召煤矿贫穷落后,办公楼、生产调度楼以及招待所都是低矮二层小楼,工业广场内的道路均是灰土路,但全矿几百职工精神十足,干劲冲天。当时的陈召煤矿是新乡市明星企业,矿长李景灿是全国优秀矿长,全矿职工在矿长李景灿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吃住在矿上,坚持在生产一线,带领全矿职工自筹资金,义务劳动,建成了水泥厂,矸石砖厂,发扬林县红旗渠精神。毋福祥书记领着我们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到陈召煤矿后,同工人一起白天劳动、收集矿上的先进事迹和资料,晚上分工写作,经过十余天的社会实践和艰苦劳动,体会到工人阶级的辛苦和煤矿行业职工的敬业精神。回到学校后,我们完成了几十万字的社会实践报告《闪光的明珠》,这篇报告被评为院1990年社会实践一等奖,并获得河南省社会实践优秀论文一等奖,带队老师毋福祥书记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1990年暑期“求知于工农,奉献于社会”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我们一行几十人在新乡陈召煤矿进行的社会实践,开展的社会调查,从725 日到812日,十几天时间里,我们与工人同吃饭、同劳动,参加矿上每天的义务劳动,充分认识和体会到了陈召人的主人翁精神及其艰苦奋斗勤俭治矿的精神,社会实践结束后,学院党委副书记石廷轩,系副主任侯文寿亲自到陈召煤矿接我们回学校,使同学们接受鼓舞对未来充满希望,回到焦作后,毋福祥书记又自掏腰包,在家里设宴让我们大餐了一顿,至今忘记不了。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深刻体会到:深入社会,进入矿山一行,对于我们了解所学专业大有好处。这是因为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反思自己的言行,提高动手能力,体会自身价值,从而增强与工人的联系及感情,学习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

这次社会实践全体人员名单如下,带队老师:毋福祥;学生:习明修、黄文辉、杨可臣、王春松、王志、艾克中、屈小华、平家杰、杨政海、辛德林、王国洲。社会调查报告《闪光的明珠》获得1990年暑期省级社会调查报告一等奖。评奖单位为省教委、省团委、省委宣传部。

我们87级毕业一晃28年了。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航船,是“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朝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百年理工,世纪沧桑,我们的母校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人,他见证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性格。让我们牢记“明德任责”的校训和“好学力行”的校风,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习明

作者简介:习明修,焦作矿业学院采矿系采矿87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原煤炭部郑州设计研究院),现任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及监理工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记忆中的老采矿》| 采矿87级校友习明修。其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这三大实习是焦作矿院采矿系每届学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