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史文博馆结对行动暨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校区石牌校园校史文博馆序厅举行。
校史文博馆馆长郭小川,校史文博馆党支部书记柯友良,校史文博馆副馆长徐能源、陈海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国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兰苑以及教师代表、大学生唯实宣讲团与校史文化宣讲社成员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徐能源主持。
仪式开始之前,大学生唯实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童紫葳同学作“校史+党史”示范解说,将党史融入校史,系统讲解了九秩华师的红色历史,引领老师同学们读懂华南师大的红色传承。
揭牌仪式在校史文博馆序厅进行。郭小川为仪式致辞,她表示,校史是建设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文化源泉。校史文博馆落成于学校建校90周年,现已成为学校师生、校友喜爱的打卡点,是华师人承继文脉、传承优良传统的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重点马院,长期以来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双方能够搭建这样一个协作互助、智慧共享的平台,对于红色资源挖掘、校史校情宣讲以及学生学术素养的提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日后双方能够精诚合作,传承好红色基因,挖掘更多红色历史,共同讲好华师故事。
随后,郭小川、柯友良、胡国胜、罗兰苑共同上台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紧接着,陈海平讲解了宣讲的基本规范,他表示,校史宣讲不能只停留在讲,而在于用,鼓励同学们将每个宣讲点挖深挖细,在讲好校史故事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在双方宣讲代表交流环节,大学生唯实宣讲团团长庄炜壕、校史文化宣讲社成员战盈分享心得体会。庄炜壕表示,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他将继续坚定信仰,一马当先,学习最新理论热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魂;善始克终,引发共鸣,挖掘同学们知道但不了解的校史故事;饮水思源,回馈母校,讲好校史故事。
最后,胡国胜作总结讲话,对校史文博馆提供的宝贵机会表示了感谢,并表示未来将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优势和校史文博馆的平台优势,赋能大思政课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建设。他指出,这次结对行动,把校史文博馆设立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就是发挥场馆的作用,利用场馆讲好思政课,结对行动将有利于发挥我校在全省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示范作用。同时,他勉励宣讲团成员充分利用学校悠久的红色历史档案资源,把学校的故事讲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本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史文博馆结对行动暨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的顺利举行,标志着双方在搭建理论宣讲平台、深挖校史红色资源、探索协同育人路径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元素的案例素材。同时,此次结对行动深度融合红色校史与四史教育,强化校史校情教育,对于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断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爱党爱国、爱校爱乡的情感,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