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学院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实施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模式,以培养新时代工程机械“医生”和“灯塔”工厂技术师为育人特色,以校党委“153186+”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为指引,支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和湖南省“三高四新”、“强省会”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宣传湖南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成效,展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我院师生紧紧围绕“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主题开展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学生专业技能展示,组织学生专业学竞赛和培训,大师校园宣讲等形式,积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各种专业技能活动。
名师育高徒。为提高学生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推动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学院龙超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指导下,学院团委于4月17日下午在三一重工实训工厂举行第一届“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技能竞赛。本次技能竞赛面向工程机械学院所有汽修专业在校生,通过选拔,最终有十五支队伍参加,竞赛采用实操考核形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使用工具拆解发动机以寻找指定的零件,第二阶段是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第三阶段是按规定进行组装,主要展示学生在工作中的基本操作、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的能力。本次竞赛由汽修教研室易延赤老师和冯艳老师担任评委,龙超大师担任技术指导。5月16日,龙超大师专门为汽修先锋服务队的学生们举行一场主题为“技能强国、技能成才”的分享会。分享个人学习技能和提升技能并成长为技能大师的经历与心得。鼓励学生们勤学苦练,通过学习技能、掌握技能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专业人才。
龙超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有重型车辆维修服务培训基地、汽车起重机吊装实训基地;可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横向技术服务等;每年指导近百名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10项;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开设校企合作定向班,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扎实、工作态度踏实、有想法善思考,深受企业欢迎的服务工程师、调试工程师。
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在日常实训教学中采用小班制教学,课堂设在实训场地,学完理论就撸起袖子来实操……这个是三一工学院工程机械设备户外实训基地的常态。同时为了满足跨专业学生学习技能需求,自今年3月开学以来,挖机实训基地开始对跨专业学生进行开放学习,并每天晚上固定时间安排教练进行教学。学生学会考核通过后并能获取专业技能证书。每周一到周四晚上,机电一体化和汽修专业的学生都会按时来上课,授课老师会有挖机实训组的四位老师轮流排班授课。我院挖掘机实训总教练王磊老师对这批学生也赞不绝口,“这些学生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再加上我们针对性强的培养模式,相信很快就会有一批学生在不仅仅学会技能,而且还能在各级赛场上大展身手。”
优秀学生代表分享会:5月22日,学院团委邀请了22级两位优秀的学生代表进行了技能成才的分享会。学生代表李嘉庆同学分享了从中专到大专这5年参加技能训练、技能表演、双创竞赛等心路历程,并赠送给学弟学们一句自己的心得体会:“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世界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一切无心插柳,都是水到渠成。优秀的同学,他们总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李白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即使长路漫漫,尽管浪潮汹涌,我们也要用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向往。”。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唐周情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积极服务班级,寒暑假在家中积极服务村镇,小到校园清洁,大到社区组织活动等社会实践经历。同时在学业上曾获得2020-202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2022-2023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湖南省职业院校楚怡读书之星。还利用课余时间考取工程设备操作证、低压电工证,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比赛,获得了中外文化英语短视频大赛二等奖、朗诵中华经典比赛三等奖等。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再是工匠大师特有的殊荣,而是众多坚守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劳动者工匠的生动诠释。优秀的集体裨益个人,拼搏的个人锻造集体。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扎实推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坚定地走技能成才之路,把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