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县育英民族学校的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刻苦练功的身影是日常;而在近期的教室里,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心灵探索之旅正在上演。孩子们紧握虚拟“金币”,为“健康”“友情”“智慧”等人生珍宝激烈竞逐;或是屏息凝神,在信纸上郑重写下对未来的期许——这是“语翼兴乡”志愿服务队为育英学子量身定制的心理健康课堂剪影。
7月8日-7月17日,“语翼兴乡”志愿服务队深入凤凰育英民族学校,这所以传统武术为特色、生源多元的学校,团队精准聚焦孩子们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心灵成长需求,突破传统支教模式,以“体验式学习”为核心,精心打造七大主题互动课程,为这群在武训中磨砺筋骨的孩子,注入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的心灵能量。
一、课程设计:直击心灵痛点,创新互动破心防
团队深入调研,针对孩子们可能存在的情绪压抑、自我认同模糊、人际边界不清、价值感缺失等问题,将深刻的心理引导融入趣味活动中:
1、“解锁情绪密码”:引导学生探讨“情绪的本质”“情绪调节的方法”,让习惯以“拳头”表达的孩子,学习用画笔在圆圈里描绘喜怒哀乐,让抽象情绪化为可见表情,学会识别与接纳自我感受。
2、“奇妙糖果屋”:以敏感的“绰号”为切入点,结合真实案例,引导这群曾经历或目睹言语、行为冲突的孩子,清晰分辨善意昵称与伤害性绰号的边界,深刻体会“尊重从认真叫出名字开始”的意义。课堂上,孩子们分享“绰号带来的小烦恼”,在共鸣中学习尊重他人独特性。
3、“身体红绿灯”:创新性地将安全教育模型引入,清晰划分身体“红(绝对隐私禁触)、黄(需许可接触)、绿(安全互动)”三区,为这些孩子筑起清晰的自我保护认知防线,强化身体自主权与边界意识。
4、“人生拍卖会”:价值观启蒙课堂化身为模拟拍卖场。面对“健康”“智慧”“友情”“财富”等虚拟拍品,孩子们在有限的“金币”和激烈的竞价中直面内心渴望,理解不同人生价值的重量。
5、“小小幸福收藏家”:围绕“什么是幸福”展开讨论,引导孩子们发现日常微光。彩色扭扭棒在他们灵巧的手中变成花朵、笑脸、武器(象征保护)或象征友谊的纽带,这些具象化的“小确幸”被郑重存入“幸福收藏盒”,成为对抗阴霾的心灵储备。
6、“跨越时空的信”:在安静的信纸上,孩子们有机会与过去的自己对话,或向未来寄予期望。是倾诉、是反思与期许,对曾迷失者是承诺。信件投入“时空信箱”,成为成长的见证与锚点。
7、“奇妙的听觉旅行”:以充满活力的“听歌识曲”点燃课堂,师生共唱《北京欢迎你》。音乐成为打破隔阂、释放压力、凝聚情感的通用语言,在旋律中共振心灵。
二、成效显著:坚冰初融,心灵被“看见”
新颖互动极大激发了参与热情,也为这些不轻易敞开心扉的孩子提供了安全表达的空间。在“幸福收藏”课上,一位曾沉默寡言的学生用扭扭棒精心制作了一朵小红花,低声说:“这是老师表扬我时心里的感觉!”在“身体红绿灯”课后,孩子们能清晰复述不同区域代表的意义和应对原则。校长在观察课堂后深有感触:“这些课程就像精准的‘心灵手术刀’,切中了我们这些孩子最需要疏导和强化的地方——情绪管理、自我价值感、人际边界和尊重意识。它们与武术训练刚柔相济,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补上了关键一环。”
三、“语翼”心声:以心育武,共筑未来
“‘语翼兴乡’的名字寄托着他们的双重使命:用语言传递知识,更渴望成为助力乡村孩子心灵飞翔的翅膀。”指导老师在总结时强调,“面对复杂多元的学生背景,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是基石。这些互动课程,旨在播下自我觉察、情绪疏导、尊重边界、珍视价值的种子。我们坚信,强壮的身体需要与坚韧的心灵相匹配。呵护好这些心灵幼苗,让他们在习武修身的同时也能明心见性,才是真正为他们的未来赋能,为乡村的和谐发展积蓄深沉力量。”
此次支教行动覆盖该校学生百余人次,累计授课30余课时。当“语翼兴乡”的旗帜在微风中舒展,那些投入“幸福收藏盒”的扭扭棒作品、写满心语的时空信件、拍卖会上的激烈思辨以及孩子们在互动中逐渐舒展的笑容和专注的眼神,共同印证了心灵教育润物无声却影响深远的力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通往自信与坚韧的内在之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