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集思广益,它石攻玉: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积极推进船山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7 12:48:03

2025年9月8日,强国行船山研学推进活动在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学奎楼207隆重举行。来自衡阳师范学院、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湖南财工职院、衡阳医博护理职业学校、衡阳县委宣传部、衡阳县委统战部、衡阳县档案馆、衡阳市一中、衡阳市实验小学等单位的三十余位船山研究推广学者以及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张云峰、任美衡、王颖、吴戬、林天泉、郭利云等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船山思想的现代转化与传播推广”积极开展研讨交流。他们积极献言献策,现场电石火光,精彩纷呈,气氛活跃。他们一致认为,船山思想富有张力,不仅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而且能有效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应当寻求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让船山智慧走向现代生活,服务当代社会。船山学既要有专业性、学术性的精深研究,形成高度、精度、深度和锐度,也要加强船山思想的大众化普及、场景化再现、生活化表达、国际化传播,拓展船山思想的传播渠道,丰富船山思想的传播形态,形成广度、鲜活度、延展度。
   加强船山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钩沉、索引。全面寻访、搜集、考察、整理王船山的著作、手稿、书信等原始资料,形成多卷本《王船山资料汇编》,形成严谨、可信、权威的船山资料汇编,让广大师生和船山研究学者、船山学爱好者引用、考证的时候不用反复纠结来源,能把更多精力用于思想解读与心灵体悟。,对船山诗词中的佳作予以遴选,对船山名言进行分类摘抄,编纂船山诗词选本、船山名言录,对后世吟咏船山的诗词、对联等作品进行整理,对船山行迹进行考察,加强今人与船山思想的历史对话、情感交流、文学体悟,形成多样化的诠释表达。开设“船山学专题课程”,撰写系列科普读物,加强船山数字资源库建设,构建“学术研究—教育传播—社会服务”的完整链条,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制作《船山全书》知识图谱,实现文本语义可视化,实现文化典籍的数字激活与场景体验,提升传播效能。
   拓展船山文化推广路径,加强船山思想的跨领域融合。联合美术、音乐、计算机、外语、新闻传播等学院建立船山文化创意工作室,推动船山文化创意的落地转化,搭建新媒体矩阵,积极开展船山思想研读、科普征文系列活动,带领学生体悟经典。设计船山系列卡通形象,用通俗形式解读船山思想,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让船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对船山文化传承进行融合创新,将船山名言警句、重要文本进行外语翻译,为船山思想注入国际化表达维度,为船山思想的域外传播提供学术支撑与历史铺垫。
   强化师院船山学研究推广团队与船山故里的合作,实现协同效应,开展船山文化万里行系列活动,让船山文化走向省内外的高校、企业,并以此为桥梁与载体,面向全国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创设船山研学工作室,打造跨领域的船山文化研究平台。船山经世致用、知行并进的核心精神契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可以通过名师引导,开展研学活动,积极践行船山思想。加强船山思想在全国商会、企业家群体进行船山思想的推介力度,让船山经济思想、管理思想得到实践激活与现代转化,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领域的价值传导探索可行的实践路径。让船山文化的核心理念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积极搭建师生接触船山思想的平台媒介,让船山学专题讲座、船山学术会议、船山研学活动近距离走向广大师生、社会大众,让广大师生有机会参与到船山文献整理、科普宣传、社会实践中,让历史智慧与现代生活融通,提高广大师生、民众的体验感、参与感、获得感。鼓励师生加入文献整理、文创开发或校园科普活动,以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方式,让船山智慧被更多人看见,让更多的人接受船山精神的洗礼和鼓舞。 王船山“与道为体”“体用不二”的辩证思维、“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的理欲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可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建设动态平衡的和谐社会,破解精致利己主义的时代症候。
  此次研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思想的碰撞中开阔了视野,激活了思维,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可能,为船山文化共同体建设以及即将开展的船山研学之旅等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行动团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以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船山思想融入地方师范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方法与路径研究”为思维导图,强化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与实践育人,传承精神基因,捕捉历史智慧培植文化自信,激活创新思维,探索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为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创新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王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行动团队积极开展强国行船山研学推进活动,与会专家围绕“船山思想的现代转化与传播推广”积极开展研讨交流,收获颇丰。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