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融互促型”学习共同体系列活动之三:课程思政经验分享会

2021-04-22 16:16:22 田颖

2021年4月7日下午,我支部着力打造“双融互促型”学习共同体,创建全国样板支部的系列活动继续开展。本次活动由我支部周敏教授为支部全体党员老师带来一场题为“文化研究、文学研究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讲座,讲座以钉钉群直播方式进行。周老师向支部全体党员分享了自己在英美文学和文化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探索的一些经验和感悟。讲座中周敏老师提出,在文化研究的文化概念中,文化不仅是一种意义系统,也是一种权力关系。文化研究的任务就是将对文化的思考与权力联系起来,特别是文化领导权在其中的作用。作为文化现场的想象再现的文学作品中也同样充斥着意义争夺的网络,因此,文学研究并不在于探寻“文本”的那个“单一的”、“本质的”、被承诺的意义;相反,它所关注的是“文本”所创造的可能的意义空间,即“社会”的意义,以及它如何被挪用,又如何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意义建构和消费实践之中。正因为如此,文学课堂就是最好的思政课堂。在文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艺术特征,还应该引导他们发现这些艺术特征背后的意义与权力,明辨文化领导权的发生机制。

周敏老师主讲的《英美文学》课程获得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项目建设立项,这次讲座就是周老师基于该门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分享和传授,讲座之后支部各位成员就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如何结合自己的课程凝练思政元素等问题与周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支部党员纷纷表示获益良多。在下一步工作中,我支部将进一步鼓励更多的教师在课程中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积极申报校级和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的建设项目,深入推进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

  

周敏2.png




责任编辑:杨大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支部周敏教授为支部全体党员老师带来一场题为“文化研究、文学研究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讲座。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