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融互促型”学习共同体系列活动之五: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分享会

2021-11-07 16:31:31 陈思颖

为进一步加强教工第一党支部的课程思政工作,促进支部党员更好地打造和撰写课程思政案例,11月3日下午,支部开展了第五次“双融互促型”学习共同体,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由支部三位党员老师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案例,英语系的非党员老师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分享的三个课程思政案例是从支部全体党员提交的课程思政案例中遴选出来的较为优秀的案例,这三门课程代表了英语学科的三个不同方向,分别是《综合英语III》,《语言学概论》和《英美诗歌与现代性》。首先,金佳老师就《综合英语III》课程进行了案例分享,金老师分享的案例是第一单元Fresh Start。金老师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分享了如何凝练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金老师认为,这一单元的中心议题“如何在错误与失败中经历人生的蜕变”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将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因此具有一定共性。该单元的思政要点可以落实在:当代大学生如何在成长过程中正视错误与失败的价值,并如何在逆境中实现个体的顿悟与蜕变?我国大学教育如何为大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与精神的支撑?在话题导入环节,金老师先从《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的一条相关英语新闻开场,“为了鼓励大学新生在没有父母陪伴下独立完成开学报到的所有程序,西安一所大学特此设立了‘新生独立奖’”,围绕该话题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单元课文的导入性问题:1)引导学生回忆并复述大一入学第一天的经历;2)结合自己在大学第一年所经历的挫折与失败来谈谈如何理解“吃一堑,长一智”(make progress by making mistakes)的人生哲理。在完成对课文主题的讨论后,引入《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中提到的思想(“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引导学生在思考西方学者观点的时候,也可以结合我国古代的哲人智慧,如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等。

金佳老师分享.JPG

金佳老师分享

随后,赵玲莉老师就《语言学概论》课程进行了案例分享,赵老师主要分享了如何在Linguistics and Language这个介绍语言和语言学的基本知识的单元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赵老师提出的课程思政理念主要包括学习共同体、 文化自信、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首先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如arbitrarinessdisplacementlangueparole等抽象概念。而后针对语言定义的多样性,提倡学生用批判地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最后通过语言功能的具体例子,如诗歌、相声、符号等,帮助学生体会文化内涵,从理性角度把握文化发展趋势,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课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融入了语言公告栏、小组合作展示、文献阅读评论等内容。在讲到语言的符号功能时,赵老师引用了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潮涌”作为实例,通过分析亚运会会徽中各种元素的象征性,深入了解设计师在设计会徽时融入的中国元素(青山绿水),从符号学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语言功能,同时把握了文化发展趋势,树立了文化自信。

赵玲莉老师分享.jpg

赵玲莉老师分享

最后,殷企平老师分享了如何在《英美诗歌与现代性》这门较为专业的课程当中融入思政元素。殷老师认为每门课程都应该有一条思政主线,《英美诗歌与现代性》这门的思政主线就是现代性反思,即对西方文明及其背后一整套价值观的反思。如果说现代性是启蒙思想家在变革激情下提出的理想蓝图和哲理设计,那么它最早在英国赢得了实践的土壤。世界意义上的现代化最早发生于英国,与之相匹配的现代价值体系也最早成熟于英国。以科学主义、个人主义、工具理性、客观知识主体论,以及以鼓吹“无限进步”的宏大叙述为特征的(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在不同程度上毒害了不少青少年,其中包括一些中国青少年。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开始,英国文人针对举世颂歌滔滔的局面,提出了一个个发人深思的文化命题:什么是进步?什么是幸福?什么是高品质的生活?美好的社会究竟依赖什么?是依赖诱人的科技经济指标,还是别的、更重要的东西?换言之,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参照当年英国在经济腾飞道路上诸多经验的同时,更有必要聆听许多英国有识之士(尤其是那些对西方主流价值观保持警觉并提出质疑的优秀文学家们)在快速发展的旋涡中所发出的心声。当今中国正走在现代化道路上,但是中国的现代化应该与西方现代化有哪些不同,这是每个中国人,尤其是每个中国大学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殷企平老师分享2.JPG

殷企平老师分享

课程思政工作是我支部“3-6-1”党建工作模式中的“六条关键举措”的重要一环。三位党员老师精彩的课程分享引发了支部党员及其他非党员老师对课程思政的深入思考,使大家对于如何结合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下一步我支部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案例的撰写工作,将课程思政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持续抓紧抓实。

责任编辑:杨大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部开展了第五次“双融互促型”学习共同体,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由支部三位党员老师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案例。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