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以“三个聚焦”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做实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首批试点的通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确定为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坚持高起点谋划,实施“修德铸匠”工程,统筹开展“党建领航强基、理论武装铸魂、实践育人拓维、社区文化浸润、平安校园护航、思政教育贯通、一融双高赋能、思政队伍提质”八大行动。坚持高标准部署,校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成立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专班,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召集人,按试点任务组建8个专项小组,每个小组明确1-2个职能部门为牵头单位,3-4个二级学院为校级试点单位,部门领衔学院联动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作辐射传导,召开校级部署启动会,建立“每月调度、清单管理、动态监测、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确保试点任务精准落地、高效显效。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实施理论武装铸魂行动,聚焦“大党校”“大课堂”“大宣讲”,分层分类常态化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做实。
一、聚焦“大党校”,夯实理论武装根基
一是突出“头雁效应”,创新“三学联动”机制。制定《进一步规范政治理论学习规则》,发挥好“关键少数”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采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专家报告会等方式,打造契合时局动态迅速学、聚焦专题深度研讨学、结合实践真切感悟学的“三学模式”,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二是实施“精准滴灌”,构建分层培训矩阵。制定《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党校2025年培训计划》,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精准实施中层干部、党务干部、青年干部、党员干部、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培训计划,2025年以来开展培训班12期,培训1500余人次,切实提升党员干部和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三是强化“全员覆盖”,打造浸润式学习生态。常态化实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三结合”制度,即结合热点时政学、结合专业特色学、结合制度规范学,年均学时达40学时。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设立“雏鹰丰羽班”“雄鹰展翅班”“飞鹰翱翔班”三级进阶培训,抓实“三课一平台”培训载体,实现金职师生理论武装水平有效提升。
二、聚焦“大课堂”,提升思政育人成效一是筑牢课堂主阵地,推进课程群建设。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5+2”课程群建设,探索“政治导向、素质培养、融入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政课教学专题理论体系。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显特色”的育人格局,学校入选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培育现代职业人的“三引领,十专项”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立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二是拓展实践新空间,构建沉浸式课堂。推进“课堂、校园、社会”的实践教学模式,选派优秀思政课教师指导“青年思想者学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协会”等10个理论学习类社团,重点围绕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开展专题读书会、大学生讲思政课、演讲比赛、微视频大赛等活动,将静态的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体验和思想碰撞。三是激活数字新动能,建设智慧思政平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较早成立实体化融媒体中心,聚焦多媒融合、课媒融合、校媒融合,打造智能化、品牌化、规范化中心。从发挥六大功能、搭建六大空间、扎实六大驱动打造“666”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创建“理响金职”数字思政中枢,统筹建设校本思政理论学习资源库,打通了学校之间、学院之间、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等各类资源,让数字赋能思政教育的内容、渠道、效果更加鲜明。
三、聚焦“大宣讲”,深化理论阐释传播一是激活红色资源,搭建理论研究平台。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金华地方文化研究院”“金华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金华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校社科研究平台,系统挖掘转化“后陈经验”“义乌发展经验”等本土红色育人资源,每年设立思想政治研究专项课题、党建研究专项课题40余项,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把红色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基因、转为行动。二是强化循迹溯源,构建成果转化链条。建立“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应用”的闭环机制,定期组织研究人员和宣讲员参观陈望道故居、后陈村、李组村等红色地标,在循迹溯源中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思政舞台剧本、思政教学案例、理论宣讲稿件等,为讲好、讲活习近平在浙江的故事打下理论基础。《传后陈薪火 强民主监督之力》思政课获评市级示范“金课”,“真理的味道·同心育金匠”思政成果展演获《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度报道。三是构建宣讲体系,扩大辐射引领效应。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理论宣讲队伍建设的通知》,建立“名嘴引领层—骨干培育层—基层覆盖层”三维一体的宣讲梯队,持续开展“金湖大讲堂”“金匠来说理”“金湖开放麦”的“三讲联动”宣讲活动。重点发挥“00后talker”作用,开展“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开放麦系列活动,选派中外青年参加“Hi china 我的中国故事”宣讲活动,全校各级宣讲团走进中小学、企业、社区等地年均宣讲120场,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营造“青年说给青年,青年影响青年”的理论传播氛围,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