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实践铸就时代担当”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纪实
为有效落实团省委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部署和学校“大一进农村,大二进城市,大三、大四进专业”的社会实践要求,学校各级团组织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等多个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淬炼青春、收获成长,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我校青年学子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学校组织开展了“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实践铸就时代担当”专项行动,学子们跨越辽宁、江苏、山西、湖北四省,走进十处红色地标,在实地探访中重温抗战历史,在精神感悟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躬身实践中激发奋进力量。
一、铭记历史,在遗址深处探寻民族记忆
实践团走进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与北大营营房旧址,在历史遗址中探寻民族刻骨铭心的印记。作为中国唯一以二战盟军战俘为主题的纪念馆,战俘营内保存完好的牢房、岗楼与展柜中的战俘遗物,无声诉说着远东战场盟军战俘在绝境中坚守自由与正义的抗争;而作为“九一八事变”爆发地的北大营,墙上再现的敌军突袭场景、讲解员讲述的惊心动魄历史,让成员们在直面屈辱记忆的同时,深刻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更在历史的回响中坚定了铭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信念。




二、传承薪火,在亲历者旁赓续精神血脉
实践团联合凤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探访94岁革命老兵任传凤的家。1947年入伍的任老,曾以卫生员身份参与辽沈战役、解放华中南战役,1949年随部队警卫党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京,亲历西苑机场接受毛泽东同志检阅的历史性时刻。交谈中,任老取出磨痕累累的出诊旧药箱、1950年全军嘉奖奖章与泛黄的荣誉证书,讲述塔山阻击战中冒枪林弹雨救伤员的生死瞬间,转业后扎根基层行医的坚守,以及疫情期间捐出一万元积蓄支援防疫的赤诚。
成员们在亲历者的讲述中,深刻感悟到英雄从战场到基层一线始终滚烫的为民初心,让红色精神的血脉在代际对话中流淌。




三、淬炼意志,在先烈足迹中锻造不屈品格
实践团循着先烈战斗的足迹,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与大同红色记忆馆中,体悟不同战场淬炼出的斗争意志。
渡江胜利纪念馆内,《百万雄师过大江》陈列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品与“千帆竞渡”场景复原,重现解放军冒枪林弹雨横渡长江的壮举,让实践团成员们直观感受到先烈们为国家统一“打过长江去”的奋勇冲锋。


百团大战纪念馆中,丰富的史料详细展现了八路军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据点的英勇事迹,每一个战斗故事都彰显着军民同心抗敌的磅礴力量,让实践团成员们切实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含义;


大同红色记忆馆里,泛黄的作战地图、锈迹斑斑的武器与正太铁路桥梁残骸、根据地百姓赶制的布鞋等文物,作为1940年华北破袭战的直接见证,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战役的壮阔与悲壮,更直观地感受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坚韧品格。


四、凝聚力量,从历史现场汲取前行动力
实践团走进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武汉抗战纪念园与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从历史现场的苦难与抗争中,汲取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内,累累白骨无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掠夺资源、残害矿工的滔天罪行,让实践团成员们在悲痛与愤怒中坚定“以史为鉴、努力奋斗让国家强大”的信念;


雨花台烈士陵园里,长眠的革命先烈与他们狱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的事迹,震撼着每一位成员。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传承先烈革命精神,以坚定信念投身祖国建设;


武汉抗战纪念园内,环形的纪录片全方位还原武汉会战的惨烈与全民抗战的力量,英雄广场镌刻的数千名英烈名单与“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纪念墙,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


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的泛黄电报、陈旧武器与战士日记,生动展现了新四军敌后游击战的英勇,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悟到,正是这些革命先辈的顽强抗争才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更明白复兴之路需要传承这种坚定信念与牺牲精神。


从铭记苦难到传承精神,这场跨越时空、激荡心灵的红色实践,让实践团成员们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点上回望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他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铭记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担当实干中践行初心使命,用青春之力传承先烈之志,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