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期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毅行初心”实践队的队员们带着对基层治理的好奇与思考,走进了闻名遐迩的“近邻”党建模式发源地——厦门市深田社区。在讲解员闽南乡音唱起的描述习近平当年与邻里情深故事的《深田读册歌》歌声中,拉开了我们探寻“近邻”党建发源地的实践序幕。队员在楼宇交织的街巷中,触摸基层治理的脉搏,感受党建引领下老社区焕发的新活力。
触摸历史:一张明信片里的邻里情
歌声悠扬,将我们带回三十多年前。讲解员深情讲述,1980年代,习近平在厦门工作期间就住在图强小区,与邻里结下深厚情谊。调离后寄回的手写“远亲不如近邻”明信片,成为深田社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份珍贵的邻里情,正是如今深田社区党委大力推行“近邻”党建模式的源头活水。社区干部告诉我们,“走千家门、知万家情、解百姓忧”的“千百万”工作法,让服务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打造了便捷的一刻钟“近邻生活服务圈”。
穿越时空:文史馆里的社区变迁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深田图强文史展馆。不同时期的地图、泛黄的老照片、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无声诉说着深田的沧桑巨变。“深耕爱国之田,筑牢图强之路”——社区牌坊上的大字,道出了深田人的精神追求。一幅清代《鹭江海防图》上标注的“浸田”旧址,揭示了地名由来。“看,从50年代的农田到现在的智慧社区,深田就是厦门发展的一个缩影!”讲解员指着墙上的对比照片,让我们直观感受到时代发展的强劲脉搏。
人民至上:老街巷里的治理密码
穿行在深田的老街小巷,“人民至上”的理念处处可感。小区虽老,但老而不旧,干净卫生。工作人员介绍,这得益于党委政府支持推动下小区的微改造,让小区旧貌换新颜。如今建成的深田社区综合服务站、近邻小食堂、近邻会客厅等近10余处“近邻”小空间,让小区居民们越住越舒心。深田社区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也提升软服务。社区党委大力弘扬“远亲不如近邻”文化,积极实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近邻”模式,创新“千百万”群众工作法,打通党群关系的最后“一米”,营造党群一心、邻里和谐的浓厚氛围。“从‘有事找干部’到‘有事好商量’”,社区工人员告诉我们,“这七十年,变的是方式方法,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
传承创新:近邻模式的生动实践
社区干部介绍,深田以“近邻党建”为引领,构建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治理网络。小小的党群服务站,却能推动“大服务”。我们亲身体验了“e政务”一体机的便捷,这正是社区智慧服务的缩影。更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百事帮”服务队,他们由党员和热心居民组成,专为邻里解决日常琐事。“‘千户访’让我们摸清每家每户的情况,‘百事帮’让邻里互助有了平台,”一位队员感慨,“‘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在这里不是口号。”
青春体悟:在实践中读懂“国之大者”
这次深田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国情社情教育。我们触摸历史脉络,感受“近邻”文化的力量;我们观察治理实践,领悟党建引领下基层创新的活力;我们参与服务体验,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连。习近平与深田社区的邻里佳话孕育的“近邻”理念,已在新时代的社区治理中开花结果。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加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服务人民中奉献青春的信念。深田的老街小巷,为我们上了生动一课:青春当在火热实践中淬炼,理想应在服务人民中闪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