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祁连山下“普”声朗朗 古浪双庙振兴有“声”

发布时间:2025-08-18 17:33:57

2025年7月,党支部指导的“实‘甘’推普 共肃振兴”实践团赴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以“童言同语‘话’经典,‘普’语传承新力量”为主线,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政策宣讲、产业调研等系列活动,用青春之声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能。

入村调研,量出语言家底

古浪县,2021年同时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县。双庙村位于古浪县东北部, 常住人口以“一老一小”为主,是典型的“空心化”村庄。为精准掌握普通话使用现状,实践团成员首先和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全泽以及村委会成员深入访谈,精心设计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分年龄、分人群、分场景、分时段入户走访。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全泽表示,“双庙村居住人口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老年人多使用古浪方言,儿童能流利使用普通话,长远看来推广普通话教育尤为重要,希望可以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推普实践团建立长期联动机制,在村里推广使用普通话。”

政策宣讲,传递民生温度

国家资助不仅是兜底,更是赋能。”在双庙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许康熙发放《学生资助明白卡》,将政策文字化为易懂的乡村语,围绕“奖、贷、助、补、减、免”,逐条拆解资助标准、申请流程和发放时间,并现场演示手机端在线申请操作。村民李奶奶听完连连点头:“这张小卡片真管用!还是国家政策好,孙子上大学的学费有着落了!”

反诈宣传,守护“钱袋子”

针对村里绝大多数为留守老人的特点,实践团开展“防骗十分钟”微课堂,用方言情景剧演绎“养老投资”“医保诈骗”等典型案例,现场发放反诈折页60余份,帮助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红色故事,点燃爱国基因

实践团制作“学习英模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展板,通过“故事+合唱+互动”的形式,让杨根思、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杨靖宇等英烈的感人事迹化作乡村振兴的奋进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熟悉的旋律响起,76岁的老党员张大爷领唱,30多名村民与实践团齐声高歌,歌声回荡在玉米地上空。

童声课堂,种下语言种子

针对儿童,实践团通过古诗教学、汉字认读、齐唱儿歌等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通话宣传及教学活动。“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小学二年级的小雨用普通话完整背诵《所见》,他兴奋地说:“回家我要教爷爷一起念!”。

农场问诊,技术服务进农家

双庙村以牛羊产业为主,2025年羊存栏11596只,牛存栏980头。实践团联合全国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动物科技学院草食动物科学党支部,把“牛羊医院”搬到圈舍旁,为双庙村12个家庭农场、7家养殖合作社一对一“问诊开方”,对养殖户存在的技术难题提供专业解答。

普通话推广是技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是青少年素养提升的“成长加速器”,实践团将始终锚定“语言赋能青年成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双向驱动的目标,让“苏甘协作”的推普声与祁连山下的牛羊驼铃声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听交响乐。

图1入村调研,量出语言家底

图1入村调研,量出语言家底

图2政策宣讲,传递民生温度

图2政策宣讲,传递民生温度

图3反诈宣传,守护百姓“钱袋子”

图3反诈宣传,守护百姓“钱袋子”

图4红色故事,点燃爱国基因

图4红色故事,点燃爱国基因

图10合照

图5合照

图6农场问诊,技术服务进农家

图6农场问诊,技术服务进农家



责任编辑:丁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推普社会实践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