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强国行”团队:党建引领非遗数字化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5 20:41:26

5月15日,由“强国行”团队牵头,将移动课堂”搬进南昌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豫章艺术馆。这场以“非遗创新路径探索与数字文旅发展” 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理论研学+实地实训+产业对接”的模式,推动产教融合与非遗活化深度结合,成为团队“党建+文旅创新”品牌的又一生动实践。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

“强国行”团队充分发挥党组织纽带作用团队前期走访绳金塔街区12家非遗工坊,梳理出“传统技艺数字化转型”“非遗IP年轻化传播”等8类产业痛点,据此定制实践课程模块;通过专家对接邀请豫章艺术馆馆长、党员先锋郭会平及短视频运营、数字藏品开发领域的党员技术骨干担任实践导师,确保教学内容紧扣产业前沿;同时进行目标锚定:以“传承红色基因、活化非遗文化”为核心,将实践目标与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相衔接,明确培养“懂文化、会技术、善运营”的复合型文旅人才定位。

二、数字技术赋新能:沉浸式实训解锁非遗活化密码

在豫章艺术馆数字化工坊内,“强国行”团队带领生开启了一场 “从展柜到云端”的非遗创新探索:

(一)理论研学:拆解“非遗+数字”成功逻辑

郭会平馆长以“党员先锋案例”为切入点,系统讲解非遗活化路径:从某陶瓷非遗工坊党员主播通过短视频直播实现月销翻番,到某老字号党支部主导的数字藏品项目重构年轻客群认知,深入剖析“非遗文化挖掘 —IP设计—文创产业链构建”的全流程。他特别强调:“数字技术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让非遗‘会说话、能互动’的桥梁,这需要我们既懂传统文脉,又通数字逻辑。”

图片1

(二)实地观摩:直击产业一线核心环节

师生们分组走进短视频创作间、3D 建模室和区块链上链中心,实地观摩党员技术团队的工作场景:

看非遗短视频如何通过“故事化脚本+红色文化植入”提升传播力;

学传统纹样如何经3D扫描转化为数字藏品素材;

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为非遗确权、溯源提供保障。

“原来非遗数字化不仅是拍拍照、建建模,背后还有这么多技术规范和运营逻辑。”学生小李在观摩笔记中写道。

(三)实战模拟:分组攻坚“云展览”策划

“绳金塔传说”主题实训环节,师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扮演策展人、技术支持和运营专员:设计虚拟展厅布局时,融入“绳金塔与南昌民俗”的历史脉络;开发互动游戏时,嵌入“红色基因传承”的答题关卡;制定流量策略时,参考“党员示范岗”的用户画像分析方法。团队教师王辉现场点评:“这次实训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企业真实项目标准来要求,就是要让同学们明白,文旅创新既要守得住文化根脉,又接得住市场需求。”

图片2

图片3

三、产教融合谋长远:构建“三链融合”育人长效机制

 活动尾声,“强国行”团队与豫章艺术馆签署《非遗数字化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三大合作方向“强国行”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是团队探索“教学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重要一步。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耕地方文旅资源,让更多学子在非遗活化的实践中锤炼本领,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年动能”,让千年非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罗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强国行”团队:党建引领非遗数字化创新实践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