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开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党员同志对家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2月21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开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刘月兰主持。
图片11
活动第一阶段,刘月兰同志领学《求是》杂志第3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活动第二阶段,教工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围绕活动主题,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实际,畅所欲言。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苏娜同志率先发言。她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和学校,家教是社会教化的起点和基础,孩子教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作为父母和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身体成长、智力开发等,更要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党员,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重视家风建设,同时要向社会弘扬良好家风,让好家风变成社会好风气的重要来源。
王立新同志表示,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中华文化历来主张“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一体”观念源于西周的封建宗法制,儒家的“家国一体”思想在家国之间形成道德伦理秩序,构筑起国与百姓之间的联系,强调有国才有家。
雷天旭同志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家国一体”观念,深刻阐述家国命运与共思想,强调“治家”为“治国”的基点,揭示了家庭对促进人民幸福安康、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基础作用,对于汇聚家庭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杜莹同志认为重视家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到“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等,无不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和高尚的家国情怀。她着重强调个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崔溶芷同志从“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她指出,红色家书这一有形载体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修身之为、齐家之道、家国之情,成为我们党的重要红色资源和传家宝库。因此,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丰厚营养,助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家庭观。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牛万晔同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我们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滋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研讨交流中,党员同志们一致表示,今后一定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把爱党爱国爱家统一起来,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自觉凝聚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增强修身齐家的自觉性,激发治家兴业的行动力。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学习、交流与研讨,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丰富的家庭、家教、家风教育课。今后,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推动广大党员教师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用中华民族浓郁的家国情怀浸润家庭建设,用身体力行方式践行以小家促大家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岗位再创佳绩,为建设西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