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学院积极探索“研究生党支部纵深联合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模式
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食品学院党委注意到理工科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存在活力不足、党建与业务融合困难、缺乏创新培养机制等问题,影响了党建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为此,学院党委结合学校第四批党建领航项目,创新实施了“研究生党支部纵深联合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工作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双促双融,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重构组织体系,激活党建动能。学院党委探索从组织建设、支部建设以及学科与党建三个维度推动融合机制的创新,突破传统横向支部建设的局限性。通过打破传统班级、年级的限制,将5个研究生党支部建在4个研究所上,实现组织建设的纵深发展。同时,每个支部按照实验室划分5—6个科研小组,实施支委兼任实验室组长的制度,确立支委与实验室的定点对接工作机制,实现支部建设的纵深发展。此外,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院食科系教师党支部全国样板党支部辐射带动作用,由各研究团队负责人担任支部指导教师,实现学科团队与学生党建纵深发展,从而在组织层面为党建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是深化理论教育,巩固思想基础。各研究生党支部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以及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作为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的核心内容。围绕“工匠精神”、“科技强国”、“劳动观”等主题,开展“在实验室讲微党课”,将理论学习与科研方向相结合,进行思想交流和学术探讨。鼓励研究生党员分享科研过程中的经历,例如在实验中如何坚守科研诚信,面对科研难题时如何依靠坚韧不拔的精神反复探索。通过实际案例,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引导研究生党支部在理论学习中激发创新精神和科技报国的热情。
三是搭建学术平台,完善育人体系。学院围绕学科特色搭建多元学术平台,助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各支部研究方向开展“食品与健康”学科文化节、组织“食品与健康”学术讲坛30余期。结合研究方向形成各党支部的“金点子”20余项,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金点子”分享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术志向。各支部也于开学季和毕业季分别开展“学思践悟,助力科研”和“初心领航,助力就业”主题分享沙龙,选树各支部、研究方向优秀代表,发挥党支部交流平台传帮带作用。构建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党建引领创新育人体系。
四是践行社会责任,彰显担当作为。学院党委以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全国样板党支部示范引领下,深入农村、社区、企业,通过宣传、咨询、讲座、调研、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服务。各研究生党支部依托自身研究领域,组建 “食品与健康” 实践服务团,聚焦群众关切的食品健康问题,通过宣传、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20余场实践服务活动。借助“强国行”专项行动,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暑期社会实践等项目。通过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科技素养,在服务社会中践行“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