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学校同历史,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学科专业最强、社会影响最广的学院之一。近年来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使命担当,确立了“一体统筹,激活党建核心引擎;聚势谋远,凝聚学院四方合力;赋能起航,多元融合创新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探索形成了“忠诚于党、赤诚报国、竭诚融合”的“三诚”特色党建工作体系,奏响了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协奏曲。
五大建设淬炼“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红色根基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实施政治领航赋能工程,落实责任清单制度,坚决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以思想建设为引领,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创新开展党课“菜单式”“必修+选修”培训模式,实现教育全覆盖;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实施强基固本创优工程,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打造样板支部培育梯队,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纪律和作风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为师生办实事,持续开展“青年教师助推计划”,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切实树立起新时代新作风。
学院党委获评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有3 个教师党支部、1个学生党支部入选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1人获评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3 人获评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铸魂育人擦亮“赤诚报国”的最红底色,培养献身国防的时代新人
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强化四推进”为抓手,即强化一体化格局构建,推进“党建引领”与“思政铸魂”相辅相成;强化主阵地协同育人,推进“课上课下”与“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强化主导力驱动育人,推进“品牌项目”与“榜样引领”同向同行;强化主力军融合育人,推进“思政队伍”与“学生骨干”共育共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院党委打造了兵器·智造”讲堂、“铸剑博闻”志愿服务等系列军工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军工专业教师代表登上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在校内外产生热烈反响。
近年来学院就业学生中60%以上从事国防科技事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丁云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彭绍辉等典型人物,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两百余名;学生在各类省部级大赛中获奖80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银铜奖12项、全国“挑战杯”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学院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称号59人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连续五轮学科评估成绩为A+,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
党建引领厚植“竭诚融合”的发展沃土,提振干事创业的士气斗志
学院党委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探索形成了“武器系统工程党建工作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院党建工作为“主体系统”统领学院全面工作,党委书记为“系统总师”,党委委员为“副总师”,支部书记为“主任设计师”、党员为“一线设计师”,逐级发力,推动制度相融、思想相融、师生相融、课程相融、产教相融,强化党建与业务深融互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155mm 车载加榴炮武器装备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接受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何梁何利奖1人、国家科学技术奖9 项,各类省部级科技奖励118项,到校科研经费逾38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4项,产生效益近300亿元,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面向未来,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党建”视域,全面打造新时代铸魂育人新高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