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科技筑梦——南师大“育星”志愿团点亮六合赵坝村教育创新路

2025-08-20 09:27:53 王开蕊

滁河之畔,绿意葱茏。南京市六合区赵坝村,这片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与生态禀赋的土地,正以教育创新为笔,勾勒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这个夏天,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育星”志愿团带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而来,以文化为根、科技为翼、协同为脉、实践为桥,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望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图1

图1 开班仪式合照


课程筑基,三维育心润乡土

“谢谢魏老师教我认星星”“李老师的AI课像魔法”——结课仪式上,孩子们稚嫩的笔迹里,藏着对课程最纯粹的喜爱,更映照着支教团精心打磨的“三维课程体系”的育人匠心。

图3

图2 学生手绘感谢信

根植文化沃土,让乡土认同在童心里深植。支教团以“红色基因浸润”为底色,将红船精神、渡江战役史实转化为沉浸式剧场体验,让红色信仰扎根心田。“解码六合‘宝藏’”系列课程更让地方文化绽放新辉:雨花石创意绘画勾勒家乡肌理,AI绘制的家乡美食海报充满童趣,方言推理游戏“玩转海龟汤”里,孩子们在乡音中重新认识脚下的土地。传统技艺也在课堂上焕发生机:筷子制作与民俗故事巧妙相融,指尖技艺承载起文化记忆;科技赋能尽显“中国质造”的魅力,为文化传承注入蓬勃动能。

图4

图3 雨花石创意绘画课程

图5

图4 课堂成果展示

拥抱科技未来,让求索星火在童趣间燎原。科技赋能课程同样精彩纷呈——“AI的耳朵・语音识别技术”课上,孩子们指挥AI生成诗歌;“AI魔法笔:七彩农民画”将传统艺术数字化,创作融合六合茉莉花元素的动态画作。思维训练课程通过“扫雷大作战”“数独冒险”等提升逻辑能力,24点心算挑战赛让数学变得趣味盎然。南航志愿者带来的航模DIY课上,孩子们拼装模型、试飞竞技,航天梦想在蓝天中启航。

图6

图5 “七彩农民画”课程

图7

图6 “24点闪电战”课程

涵养素养根基,让成长之力在童年时凝聚。“做情绪的主人”课程教会孩子与压力和解,“拒绝恶语,传递善意魔法”让人际边界意识悄然萌芽。每日太极拳课上,专业教练指导呼吸与松沉,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涵养专注力;“逐梦星河”中,黏土创作时,梦想有了具象。

图8

图7 拒绝恶语,传递善意”课程

图9

图8 课堂成果展示


协同聚力,多方携手拓边界

乡村教育的提质不能仅靠“单点发力”。支教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动政府、高校及社会力量,构建“三维赋能”生态链,让育人资源如活水般涌入乡村。

非遗大师走进课堂,传习文化根脉陈式太极拳名家走进校园,为孩子们打造了课堂外的“第二学习空间”。师傅们一招一式间,不仅传授着动作要领,更将教学升华至“气息与心法”的层面。孩子们在有模有样的练习中,深刻领悟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思,感受着非遗的独特魅力。

图10

图9 陈氏太极拳课程合照

警校联动护航,筑牢安全防线。六合公安民警来到校园,以“真实案例+情景演练”讲授防溺水、反诈知识;孩子实操海姆立克急救法,熟记“六不两会”“三不一要”口诀。课后,孩子们还在《小熊历险记》绘本创作中设计“救援竹竿图”,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成果,智慧得以彰显。

图11

图10 六合公安民警安全课程

高校资源下沉,拓宽认知视野。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志愿者合作带来的《航空趣味科普》,为孩子们打开了航天世界的大门。课堂上,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到逐梦星海的壮阔征程徐徐铺展;实操中,孩子们用3D打印的模型组件,亲手搭建起飞行器的气动奥秘。当“最佳气动设计奖”的角逐拉开序幕,他们在一次次调试、试飞中,悄然点燃了工程探索的志趣。

图12

图11 航空趣味小知识科普课程

高校智慧、社会力量与政府资源实现三维联动,教育赋能的边界便不断延伸,为乡村教育带来更多可能。


实践铸魂,知行合一促成长

实践教育是知行合一的育人沃土。“一座桥梁、一本书的奇妙旅程”研学行动生动诠释了田野课堂的价值:

南京现代交通科技馆里,孩子们用卯榫结构搭建单拱桥模型,木块卡扣的清脆声中,传统工艺智慧与现代力学原理悄然相融;东方娃娃体验馆内,《红船,红船》共读与角色扮演让历史鲜活,红色历史在庄重宣誓中从课本走入心田;循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边,金黄稻堆与轰鸣的烘干机械诠释着“科技助农”。孩子们参观稻谷烘干厂,亲手割稻打捆,在汗水中领悟“粒粒皆辛苦”。当童声宣言“我要用AI设计出最高产稻田”在稻浪间响起,这颗联结传统与现代的种子,终将在乡村振兴的土壤里破土而生。

图13

图12 学生在现代桥隧科技馆

图14

图13 学生在东方娃娃体验馆

12天支教,20名学生,30个课时——南师大“育星”支教团的实践,让赵坝村的夏天绽放别样光彩。当AI绘制雨花石遇上太极拳的刚柔并济,当红船精神融入桥梁模型,孩子们眼中的光,正是乡村教育创新最生动的注脚。这束光,照见了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响,更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迸发出无限可能。

图15

图14 学生与团队合照

责任编辑:王天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育星”志愿团于六合赵坝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