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社医党支部选派青年党员赴常州市武进区潢里镇河南村卫生院调研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和健康小屋建设情况。
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为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一项普惠性健康保障政策,自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持续完善。该项目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核心,覆盖疾病预防、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多领域,旨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这项服务涵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管理、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服务等12大类项目,惠及14亿人口。目前,全国建成超9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超7亿人,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我国的这项举措,显著缩小了城乡、区域和人群健康差距,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社医党支部作为我国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引领性团队,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也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促进这项有意义的事业提质增效。自2024年以来,本支部积极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健康小屋建设,以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支撑新型医防融合项目试验区的建设。此次调研的是常州是该项目的试点卫生院之一,武进区潢里镇河南村,在调研现场,支部的党员看到,已经建成的健康小屋实现了体检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上传,大大提高了基础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
武进区医防融合项目的成功实践,再次体现了本支部在党建引领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成果和成功经验,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对外推广价值。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