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2024年5月16日,来自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的党员正在海拔2300多米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越城镇马母果村为村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理论宣讲......
近年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在做好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党建引领,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专业优势,坚持“六个做实”,高质量推进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做实理论宣讲。创建“理响内职”宣讲团,创新理论宣讲“十进”,即理论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网络、进院系、进社团、进公寓,不断拓宽理论宣讲阵地、丰富理论宣讲载体、创新理论宣讲形式,寓理于事、深入浅出,宣出信心、讲出味道。近年来,支部2名同志加入省级宣讲团、7名同志加入市级宣讲团;支部党员教师参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宣讲、省委全会精神宣讲、市委全会精神宣讲、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理论宣讲等理论宣讲“十进”活动累计近400场,受益师生群众 24000余人次;3名同志表彰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优秀个人,4名同志荣获“学习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大赛“二等奖”。
做实普法宣传。建设“法治宣教长廊”,组织党员深入“四间”,即“课间、舍间、田间、车间”,开展校内外普法宣传教育, 实现普法宣传“零距离”,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支部1名同志被聘任为四川省内江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7名同志担任乡镇、社区(村)法律顾问;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宪法宣传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有“典”不一样”“助力普法宣传 “典”亮美好生活”“规范社区矫正 共撑法治蓝天”等普法宣传活动80余场,参与活动师生群众累计近3000人次,受到一致好评;支部党员教师主持申报的项目《内江职院“道德与法治”课助力社区教育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实践与创新》被确定为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第三批启动项目,案例《“校地联动、理实一体、点面结合”的社区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被确定为2024年四川省“能者为师”典型案例。
做实心理援助。一方面,成立“心关爱”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学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心理服务对象,随学校社区心理服务指导中心赴全市多个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近年来,支部党员教师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 130余次,为全校学生开展进行心理普测 26000余人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2000 余份,心理咨询学生人数1万余人次。《“1234”心理育人模式》成为全省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心有所依: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建构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四川省“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
做实课程共建。与学校各二级学院党支部“结对子”,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组织党员教师参与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共建,画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心圆”,助推“大思政”格局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支部党员教师参与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参与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0个、“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0余门。
做实改革发展。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党建引领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建成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并获全国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支部党员教师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被“学习强国”报道,成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秀成果,纳入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候选团队;指导学生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荣获全国二等奖,创作网络教育作品《以讲促学——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宣讲》荣获第七届四川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一等奖。此外,支部党员近年来还取得相关荣誉和成果国家级4人次、省级33人次、市级12人次、校级43人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科研课题厅级以上25项、市级20余项、校级20余项,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核心、普通期刊论文200余篇,荣获优秀论文或科研成果省级20余项、市级 10 余项。
做实乡村振兴。成立“一马当先”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农村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恩奋进教育、乡风文明建设志愿服务、“和美乡村共建设 凝心聚力换新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活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近年来,支部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越城镇马母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选派1名党员任该村驻村工作队员,从事驻村帮扶工作2年,每年组建党建指导组赴该村蹲点帮建,对该村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农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此外,支部2名同志担任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瓢儿井村监测户帮扶责任人,每月定期到村开展入户走访慰问、协调落实帮扶措施等活动,帮扶效果明显。
2024年4月,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被教育部办公厅确定为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下一步,支部将进一步建强服务队伍、创新服务载体、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保障,奋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