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支部堡垒,坚守育人初心
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由解剖学教研室、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和遗体捐献接受站组成,现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新时代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黑龙江省高校“百优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姚立杰同志为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和学校教学名师。党支部运用“三动(党委推动、部门联动、支部互动)-两依托(依托科普教育基地和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工作机制,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围绕支部中心业务开展党建工作。以科普教育基地为窗口,做好医学科普工作;以遗体接受工作为抓手,助力医学事业发展;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因带领学生服务社会活动扎实深入,被选树为“全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鹤城微党建和极光新闻【100个战斗堡垒】第41期曾分别报道支部育人成效。
一、工作职能与社会服务充分融合,深化实践活动,实现服务育人
(一)支部依托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年无休,免费面向社会开放,实现网上智能预约,累计接待各级领导、国内外中小学参观交流者5万余人次,组织科普活动60余次,将科普工作在全市广泛开展,增加受益公众,使科普教育基地成为齐医与社会大众沟通的医学科普桥梁,促进群众对医学科学的理解与热爱,在提高大众健康知识和医学科普宣传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由支部牵头的解剖学绘图比赛暨科技活动周已连续组织7届,并多年参与省科普讲解、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科普视频大赛,基地先后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科普示范基地、全市百家文明诚信窗口、省公共文化场馆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首批示范单位、黑龙江共青团服务青年“创新 创意 创业 创造”教育基地等称号。
(二)支部依托黑龙江省西部唯一一家接受遗体捐献的单位,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完善网站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完成咨询、登记、接受和处理等工作。支部党员率先垂范,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累计完成198具遗体接受,88人登记,千余人次咨询等工作。持续开展“解剖学第一课”,润物细无声的融入课程育人元素,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齐医精神。今日头条、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分别进行了报道,把既服务于社会又能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遗体捐献登记接受工作推向新高度,让这项利国利民的高尚行为,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二、支部建设与合作共建充分融合,开展党建联建,实现组织育人
(一)与本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每年与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举办看望遗体捐献志愿者、为空巢老人送温暖、清明祭扫、遗体送别、对遗体捐献志愿者进行慰问家访、“无言良师”教师节系列活动、纪念世界解剖日-感恩“大体(遗体)老师”等线上线下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组织育人实践活动中,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与本市各小学开展党建联建。先后与逸夫小学、回民小学等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建立持续合作关系。现为育红小学等科普研学基地。发挥基地职能,不断完善内涵建设,提增服务能力、提高队伍素质、提升行业形象,持续服务地方社会,打造齐医名片。充分体现“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群众,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样板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实现医学科普效应。
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科普教育基地和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围绕党建联建和教育服务等方面,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的局面,拓展育人空间,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