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爱国报国信念,大力弘扬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激发广大青年投身强核强国事业的热情,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志愿队宣讲团开展活动。
7月25日,济宁市图书馆多功能厅内气氛热烈。彩虹人生志愿队在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宣讲活动——《魅力核电・美丽中国》。作为“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现场听众既有刚参加完高考、满怀憧憬的高中毕业生,也有来自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济宁籍大学生,他们带着对家国精神的敬仰,齐聚一堂。
活动中,宣讲团成员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生动的讲述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核电事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及其在构建美丽中国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从核电如何高效转化能量,到其在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中的独特优势,每一个知识点都引发了听众浓厚的兴趣。现场互动频繁,听众踊跃提问,就核电安全、技术创新方向等问题与宣讲团成员深入交流,思维的火花在问答间激烈碰撞。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了解“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精心准备了相关的宣讲图书及卡片资料,发放给现场听众手中供大家传阅学习。这些资料图文并茂,生动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下研制“两弹一星”的感人故事。
最后,李强上台做总结与补充发言。他首先阐明“两弹一星”的具体内涵 :“两弹一星”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自主研制的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工程的统称,其核心成果包括1964年原子弹、1967年氢弹、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和1970年首颗人造卫星的成功。随后,他深入解读了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和勇于登攀” 的精神内涵。他殷切鼓励在场的青年学子,要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未来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都要秉持这种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宣讲团将继续砥砺前行,走进更广阔的基层天地,以鲜活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持续擦亮“两弹一星”精神这一不朽丰碑,激励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主动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让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