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强中国自主财会知识体系建构 产教融合担数智新财经人才培养使命

发布时间:2025-05-29 10:27:49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生党支部2018年成立,依托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新支部设置,先后入选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高校重点宣传典型,获评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现有党员22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师资博士后1人,专职党务思政人员2人,博士生11人,教师党员中7人有高级职称,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3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17人次。支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积极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聚焦“育人、学科、产业”三轮驱动,在国家战略主战场、改革开放第一线、科技创新最前沿凸显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坚持立德树人、立言治学、立功报国,在创新数智新财经人才培养、提供教育服务开展教育援疆、构建产教研共同体推动科技赋能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党建引领,师德为先,构建“1+2+3+4”的融合式特色党建模式

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高尚精神为激励与榜样,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考评作为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在教师成长和管理各环节发挥政治和师德双把关作用,突出党建引德、规则立德、课堂育德、典型树德,促使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结合学院学科史编纂工作,宣传学习龚清浩、娄尔行、石成岳、王松年、汤云为5位在学科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师事迹,传播教育家思想、展现教育家风貌,引导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建成了一支以党员为主体、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具备国际视野、深谙中国实践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图1 在第40个教师节之际,教育家事迹刊登于校报


支部立足会计学科发展和党员教师本职岗位职责,积极推动团队建设与党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相融合,整合校内外的党建资源,探索形成“一位楷模+两支队伍+三项课程+四位一体”的融合式特色党建模式(即以黄大年一位楷模精神为榜样,构建“专业名师+党务思政人员”“国内轨+常任轨”“老师+学生”的“两支队伍”融合式梯队式发展模式,着力建设好专题党课、课程思政、学术研讨课“三项课程阵地”;打造“研+讲+谈+传”情景式融合式“四位一体平台”)。逐步实现人才梯队建设、教育教学获奖稳步攀升,国际顶尖期刊发文呈井喷之势,科研获奖和科研项目成效显著,社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的优良发展态势,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类奖项30余项,奖项包括党的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工青妇群团等各方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图2 “研+讲+谈+传”情景式融合式“四位一体平台”


二、立德树人,构建中国自主财会知识体系,培养数智新财经人才

支部成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长期坚守一线教学,创新性地采用 “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和“适度引导、学术自由”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案例研发等方面成果丰硕,致力于推动构建中国自主财会知识体系。作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靳庆鲁同志始终坚持“从我做起”的工作理念,从科研、教学、育人等多维度入手,激励和指引师生以“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会计与财务学科”信念引领学术研究,面对数智化浪潮,主动把握科技变革机遇,以创新思维推动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通科学研究“最后一公里”,提出“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数智化”协同和双向融合新理念,探索AI时代会计、财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升新方案。

支部积极推动优化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教材教学体系,牵头实施本科核心课程教材全覆盖建设行动,启动“精品教材焕新行动计划”,推动国家规划教材再版,构建教育教学新生态,深耕数智新财经人才培养。2024年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点实现首次招生。2024年支部成员陈信元负责项目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024年度典型虚拟教研室;2024年支部成员薛爽负责项目入选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第二批“精品案例课堂”项目。


3


图3 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024年度典型虚拟教研室


4(1)


图4 召开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头脑风暴会


三、立言治学,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产教研协同发展新格局

支部坚持“见微知著、经世济国”的社会服务理念,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以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面向学术前沿强化有组织社会服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政策咨询,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牵头成立全国智慧审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会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国家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AI+财会”知识与场景双向融合,加强理论与实践对接,提升学生的“AI+财会”素质;积极发挥国家智库作用,入选“强国行”建设行动以来,决策咨询成果被中办、国办等省部级及以上部门采纳3项;携手“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银行”等单位开展横向课题5个;支部中超半数党员教师在重要学术组织任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建设良好“学术生态”。


图5 全国智慧审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支部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关注乡村振兴,引领学生在担当中历练,鼓励学生利用暑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成理论性成果,在调研中体察国情民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长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才干。2024年暑期组织9支师生小分队参与“走百城,访千企,读中国”千企调查项目,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围绕数字时代中国管理前沿问题,扎根泛长三角地区对40余家中小型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师生深刻了解产业和中国经济发展,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卓越财经人才,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上财会计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图6 师生走进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四、立功报国,教育援疆,谱写新时代高质量援疆工作新篇章

支部积极响应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依托高层次人才开展教育援疆,充分发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科全国重点学科优势,对口帮扶新疆财经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会计学科建设,聚力师资建设赋能,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聚力人才培养提升,深化数智时代会计教育改革;聚力教研平台打造,助力学科专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三个聚力”行动,以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方式,为新疆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10余年来指导新疆高校教师申报国家级课题60余人次,帮助新疆高校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留下了4000多页合计20万字共4套的课程资料,正在开展2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积极为培养大美新疆建设者,为新疆教育强区建设贡献力量,谱写新时代高质量援疆工作新篇章。

7+8

图7、图8 对口帮扶新疆财经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会计学科建设








责任编辑:会计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生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聚焦“育人、学科、产业”三轮驱动,在国家战略主战场、改革开放第一线、科技创新最前沿凸显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