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法学社党支部实践活动 ——反诈微课堂走进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暑托班

2024-08-13 15:31:07

        2024年7月15日,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法学社党支部走进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暑托班,开展了一场以“以‘灋’之名,护航少年成长”为主题的法治教育实践宣讲活动。此次宣讲活动旨在增强暑托班同学们的反诈意识和法律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反诈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促进他们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IMG_7093.JPG

         主讲人郭畅同学围绕“‘灋’的含义”、“AI诈骗的表现形式及如何防范”、“诈骗情景模拟互动”及“其他诈骗类型”四大核心板块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cddf7a19e8d6bb193506a4366382a2f4.JPG

       宣讲开始,主讲人以“灋”字入手,解释其为去除社会中的欺骗与不公的含义引出主题,并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引出AI诈骗的三种常见方法,即合成声音、合成视频和合成图片。针对AI诈骗的情形,主讲人表明可以通过多重验证对方身份、对个人信息应用做好授权管理等方式防范和识别AI诈骗技术。也通过现场模拟日常可能会出现的几种诈骗情景,与暑托班的学生们一起甄别、互动。

e7af90b74f93b896f8685f7a9ba0fa7c.JPG

        随后,主讲人也通过真实的案例给同学们介绍了其他常见的诈骗类型,如冒充客服类诈骗、借手机诈骗、保健品诈骗等,使他们意识到诈骗方法层出不穷,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edd5a224304e5ea61d26da8086ac2d8b.JPG

        宣讲活动的最后,主讲人告诉同学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在互联网上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要对需要录入个人信息的非正规软件特别警惕,在面对冒充家人来电的情况要更加注意防范。

29252e281c0e71a1c13c174adb06d27e.JPG

         此次宣讲活动,法学社党支部成员们努力将所学法学知识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守护青春,携手同行。未来,法学社党支部将根植于大中小法制教育一体化实践,持续开展多种类型的普法实践和教育活动,普及到中小学和暑托班中,将法治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中。

责任编辑:王壬君
2024年7月15日,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法学社党支部开展了法治教育实践宣讲活动。
哲学与法政学院法学社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9月,由法学社社团的师生党员组成,按照学科类别纵向设置,覆盖学院本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