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30日、6月3日、5日,美术与设计学院召开了四场以“课程思政-美育实践-价值内化”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为主题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调研座谈会,调研座谈会由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洪广明主持,参与人员有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理论、书法、国画、油画、环境设计专业教研室的老师,以及学管工作人员和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代表,共计100余人。
调研主要围绕学院德育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改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美育的瓶颈与需求、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特色定位、师资匹配度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会中师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融洽。大家共同探讨了如何把红色文化融入现有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需求,开展课程思政特色教学。以及如何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文化育人,优化专业质量等多个问题。理论教研组的教师认为应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美育教学、开发课程、教材或案例库。油画教研室教师认为本专业应结合区域产业需求或学科前沿确定差异化发展方向,开展跨学科或新兴领域的特色活动。通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支撑红色美育发展,利用专业写生、艺术考察融入当地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资源开展课程思政。国画教研室教师认为应该通过团队建设、绩效激励等方式保障师资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产教融合能力,可结合课内外作业、毕业创作、展览等开展红色美育方面的主题创作。环境设计教研室教师认为将艺术史论、数字媒体、材料科学等课程融合,开展“红色经典再创作”“非遗技艺现代转化”等主题实践,与企业、公司等单位对接项目开发文创产品。书法教研室教师认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可融入红色文化,特别是从革命烈士的一封封家书中去解读和研究其革命气质与书写艺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学生们认为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先进文化,通过行走的课堂教学走出校园,利用地方红色教育基地、非遗文化作坊、乡村振兴环境等资源开展课程思政,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更好的培养。
“课程思政-美育实践-价值内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探索。这一机制以课程为载体、以美育为路径、以价值内化为目标,三者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要求教育者跳出“知识本位”的窠臼,以“大美育观”重构课程体系,以“大思政观”统领育人全过程,最终实现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践行”的升华。通过此次全面而深入的调研,为下一步学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图:徐欢)
一审:任 迎
二审:傅继强
终审:洪广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