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新质驱动——西部设计党支部精绘乡村文旅蓝图,筑牢文化振兴之基(第4期)

2025-08-29 16:56:11 杜国龙 卫雄博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正重塑着社会经济格局,它对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的追求,促使各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前沿理念的共生之道。在这一进程中,西部设计党支部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力求实现突破。设计学科作为创意迸发的前沿阵地,更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激活科研创新活力。

       面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时代课题,西部设计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聚焦乡土文明传承与乡村振兴实际需求,系统构建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体系。通过深度融合地域文化基因与现代视觉语言,创新文旅服务与空间体验模式;以党组织为纽带,整合多学科研究力量与技术资源,推动文化资源向品牌资产和产业动能高效转化,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可持续竞争力的乡村文旅品牌,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与共赢发展。


旅游需求视角下关中沿黄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研究——以党家村为核心实践对象的乡村振兴探索

      黄河流域的传统村落,作为中华农耕文明与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乡土文化传承断裂,村落景观出现“千村一面”的趋同现象;旅游产业存在品牌意识薄弱、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缺乏系统化的旅游品牌设计策略与方法,制约了村落活力的释放与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设计学为核心视角,结合旅游学与人文地理学理论,以关中沿黄地区的党家村为实践对象,提出一套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分析该区域村落旅游品牌存在的四大核心问题——品牌体系不完善、识别系统混乱、产品缺乏差异化、文化IP未形成。并依据文化传承、触媒效应、需求对接与符号重构四大原则,制定以下策略:聚焦村落核心文化价值实施精准定位;深度挖掘并利用本土文化基因;构建独具特色的视觉符号系统;规范公共信息导向与品牌传播体系。研究方法上,首次将旅游需求多维框架(文化/功能/情感/视觉)系统引入传统村落品牌设计,并运用卡诺模型对游客需求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构建科学的多维度需求框架;借助文化触媒理论激发遗产价值,推动文化资源向品牌资产转化。

       本研究不仅为党家村量身打造了突出“黄河文明活态载体”形象的旅游品牌方案,还构建了“定位-赋能-设计-深化”的实践路径,为沿黄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提供了可推广的新模式。通过品牌差异化建设破除同质化困局,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唤醒乡土记忆,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内生动力。


《产业振兴视域下紫阳焕古村茶文化空间设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着重强调了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紫阳县焕古村自古以盛产优质富硒茶叶而闻名。近年来,焕古村正大力推行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战略,激活乡村经济活力。然而,随着茶叶市场经济竞争加剧,焕古村茶旅产业急需转型升级以实现提质增效。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准则与策略实施,优化焕古村茶文化空间风貌,促进茶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焕古村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从产业振兴的视域出发,探索焕古村茶文化空间设计的实践路径。

       本课题聚焦焕古村在茶旅产业融合中所面临的茶文化空间更新问题,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包括产业振兴概念与内涵,茶旅产业融合的概念、茶文化空间的概念、分类及特征。通过对建筑大师隈研吾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大木山茶室、安吉观景平台、浙江新昌茶园大地景观及云住茶疗民宿五个乡村茶文化空间案例的解析,总结出了可供借鉴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焕古村的发展状况和茶文化空间现状,深入挖掘了焕古村的地域文化资源,包括茶马古道、古街巷、传统民居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茶歌文化、码头文化、贡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随后以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量化评价了焕古村茶文化空间的现状和需求,揭示了其在茶旅产业融合、空间意境塑造及游客需求体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焕古村茶文化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包括码头文化复兴与复合业态植入、村民游客共享式空间设计、道教文化融合与空间意境营造、硒茶产业深度体验与科技赋能、茶马古道文化激活与空间叙事。最后,针对焕古村周边及上码头区域的茶文化空间,完成了具体的设计实践及落地。以期带动焕古村旅游经济的提升,促进当地茶文化的传承与茶旅融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12

f683fd81baced0b49486d516b05d4541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部设计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通过系统构建传统村落品牌形象、深度融合地域文化基因与现代设计语言,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中文化资源活化与产业协同的新路径。未来,支部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合力,凝聚多学科交叉优势,持续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传统村落从“保护传承”向“创新发展”跃升,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文旅振兴样本,为筑牢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西部设计智慧与力量。






来源|西部设计党支部

图文|杜国龙  卫雄博

排版|王子怡 

审核|赵敏婷  王子怡





责任编辑:西部设计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面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时代课题,西部设计党支部着力推动文化资源向品牌资产和产业动能高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