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支部党员以大科学教育观讲述“6G”,助力社会科学素养提升

发布时间:2025-03-24 08:26:38


在苏州大学和电子信息学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江苏省省级样板党支部和江苏省强国行双带头人党支部)充分发挥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学科优势,组织引导支部成员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的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助力社会科学素养提升,强化党建与学科服务社会功能有效发挥。

“6G”通信,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的新词,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备受关注。为了扩大相关内容的科普影响力,紧跟中央精神和工作安排的重要时间节点,提升广大民众对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新技术的了解,近日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党员特聘教授杨玉丽参加了苏州广电集团蟹视频的科普节目录制,为苏州地区的广大市民深入浅出地科普 6G 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

杨玉丽-1

杨教授在节目中介绍,“6G”不仅仅只是在传输速率和网络延迟方面会有显著提升,它会引导我们迈入“6G”元年,开启移动通信新纪元和很多新的应用场景。未来,“6G”将会更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交通、教育、医疗等社会广泛关注的多个领域,实现万物智联。简而言之,速度快并不是“6G”的最大优点,智能化,才是“6G”时代的典型特征。

整个科普过程,杨教授生动的描述了“6G”将成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的愿景,满足从人的连接,到物的连接,再到智能体的随时随地按需接入网络的需求。让观众可以更切实的了解未来的“6G”网络不仅会比现在的“5G”更快、更可靠,还需要全社会一起推动移动通信与人工智能、感知、计算等跨领域的融合发展。

杨玉丽-2




责任编辑:曹洪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苏州大学通信工程系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面向社会开展新一代信息网络科普宣传教育,助力社会科学素养提升,强化党建服务功能。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