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理论学习,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党员同志的政治责任及历史使命感,2023年8月8日,同济医院骨关节外科中心/运动医学科在科室主任程飚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多位同事前往上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侵华日军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地,开展“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共建美好家园”系列活动。
同志们站在警世钟与纪念碑主体墙前,深切缅怀,寄托哀思。罗泾镇作为上海的北大门,1937年8月23日凌晨,日军集结大批军舰从罗泾东边(小川沙)的长江江面上突袭登陆。日军面对手无寸铁的罗泾老百姓,实行了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大烧杀。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那些遭受苦难的先辈,不忘国耻,1973年,罗泾人民公社在新川沙河口南侧处,即当年日军登陆的海塘处,树立了“血海深仇、永志不忘”纪念碑。2003年8月,上海市文管会在陈东路的罗泾镇党校内再建 “警钟长鸣、永志不忘”侵华日军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碑。惨痛的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纪念地周边是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景象,树林繁茂、泥土芬芳、河道清澈,百姓安居乐业。党员同志们纷纷感慨,一处是血案旧址,一处是乡村新貌,历史虽无法改变,但时代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大家将牢记初心和使命,铭记历史、渴望和平,牢记爱国主义民族核心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永不懈怠的追求。
随后,大家参观了位于罗泾镇的五个示范村(塘湾村、海星村、花红村、新路村及杨桥村)。五村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形成一村一貌、一村一特色。在讲解员的一一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塘湾村以母婴康养为主产业、萤火虫和萱草为副产业,以打造“养生塘、生态湾、智慧村”为目标。海星村以渔猎体验为主产业、运动康养和科普亲子业态为副产业,建成集采摘、垂钓、体锻、观景于一体的绿色生态田园综合体。花红村以农耕体验为主产业、休闲农业和亲子科普为副产业,以“花红稻乡·耕织传家”为主题,打造上海耕织主题休闲农业示范村。新陆村以自然教育为主产业、高效蔬艺和森林体验为副产业,打造集农耕教育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体验园。洋桥村以农庄休闲为主产业、休闲农业为副产业,依托连片菜园和当季乡肴,重点打造宇红农庄项目。罗泾镇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工作推向新阶段。
下午,全体人员来到海星村,为当地居民开展义诊活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给予专业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建议,受到村民的欢迎和一致好评。本次义诊让海星村村民们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市区高水平医疗资源,未来,骨关节外科中心/运动医学科将进一步开展乡村义诊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让老百姓受益。

关节外科主题党日2.jpg
通过本次活动,同志们纷纷表示,我们要“不忘初心,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勇当先,继往开来谱新篇”,在工作中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卫生事业发展奉献更大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