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于2020年11月21-23日在线上成功举行,大会主题“生态科学新使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11月2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负责筹备组织的“可持续生态设计”分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德国弗朗霍夫协会-IBP建筑物流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以及华建集团环境设计院等可持续生态设计相关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共聚线上,交流分享可持续生态设计的前沿研究和观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工第八党支部成员、景观学系副系主任王云才教授受邀作分论坛报告 “基于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生态空间优先级体系构建”。他指出,在自然空间有限的城市化地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能力,识别具有关键生态功能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高效的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王云才团队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专家调研,在确定苏嘉湖地区自然空间提供的5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测度和制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空间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ESs评价模型,分别对各板块生态空间以及河流廊道的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在单个生态系统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多重生态系统服务耦合评价,计算出各自然空间的多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指数(MESC指数),并根据MESC指数的高低对生态空间进行聚类分析和优先级体系的评价和划分。他所提出的基于MESC指标评价的方法是新构建的生态空间优先级评价的系统模型,可以有效地表达生态空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空间性,为景观生态网络规划中重要自然空间的识别和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重复的框架,为规划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王云才教授在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可持续生态设计”分论坛上分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王云才教授长期从事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著作等身,成果丰硕。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风景园林类)面上课题3项、教育部“十五”规划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课题1项;重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重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课题4项;出版专著5部,编著教材4部,申请发明专利2项,在Ecosystem Service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The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等期刊上发表SCI/SSCI等英文论文10多篇,在地理学报、生态学报、地理研究、城市规划学刊、中国园林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他引次数超过100的有16篇论文,单篇最高766次。作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生态规划与环境效应一流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他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在于:一是构建面向生态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规划体系”,为推动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在2010-2020的10年间立足国土空间本体论,创新建立了景观地方性与空间逻辑表达的“图式语言理论体系和方法”,成为国土空间生态规划设计的创新理论和路径;三是作为重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群体在国内外创立了“生态实践学”学派。
王云才教授受邀分享学术研究与基金课题的经验与体会
作为一名党龄30余年的老党员,王云才教授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将德育落实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之中,2017年率先积极探索精品课程携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践行“两山”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开展风景园林专业生态课程链思政教育教学建设,是贯穿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4年教学全过程的生态理论、生态规划设计以及生态实践的知识、素养、能力和技能的专业培养与生态伦理、文化自信、生态智慧、生态文明保护、传承与建设思政教育相统一的创新课程链教育教学改革试点。2018年课程链获批同济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近年来,王云才教授受邀作为主讲嘉宾多次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高级研修班等作专题讲座,从课程目标、育人逻辑、课程模块设计、专业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知识点的匹配及课程思政案例选择等方面,和与会教育工作者分享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取得良好反响。
王云才教授受邀分享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